亞斯伯格是納粹殺人幫兇? 數千名兒童之死因為他

文/妮妮小宅女

不知道酸酸有沒有聽過「亞斯伯格症候群」?這是屬於是自閉症障礙中的一種發展障礙,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語言之外的溝通方式)的困難,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由來是根據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命名。

1944年,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描述4位在語言、社會、認知能力上與一般兒童有異的男童,成為研究該病症的先驅。學界也用他的名字命名該病症沿用多年,不過因為它的盛行率到現今還未受到確立,所以目前醫學界已取消亞斯伯格症的稱呼,將它納為自閉症障礙之列。

然而在英國醫學期刊《分子自閉症》(Molecular Autism)上卻指出,亞斯伯格在二戰時期曾是納粹的劊子手,甚至協助執行兒童安樂死計畫,將病童送上黃泉路,這是怎麼回事呢?

(圖/德國納粹黨)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T-4行動」。這是在1940年至1945年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據「種族優生」概念執行的一個「安樂死」計劃名稱。在這計劃中,有數十萬計的人「通過決定性的醫學檢查被判為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就會被判定不值得活著而被醫生殺死,受害者中包含兒童。

(T4行動策畫者,維克托·貝克/翻攝自維基百科)

刊登研究論文的醫學史學者赫爾維希·契克(Herwig Czech)投入八年的時間研究時發現,亞斯伯格通常會將這些兒童轉至奧地利維也納的「市立兒童精神科診所」而這段期間,有近800名兒童在這間診所死亡,整個計畫至少造成5,000兒童或青少年死亡。

其中一名亞斯伯格的病患,3歲女童施萊柏就是例子之一。

施萊柏患有腦炎,亞斯伯格判定對施萊柏的母親,她一定是個難以承受的負擔,亞斯伯格診斷施萊柏「無藥可醫」,轉至市立醫院三個月後,施萊柏死於肺炎,到了1990年代末期,大家才在該診所的地下室找到裝著施萊柏大腦的罐子,並於2002年埋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歲女童施萊柏

雖然沒有確切證據指出,亞斯伯格刻意針對自閉症的精神病患者進行安樂死,但對許多患者而言,他的診斷助長了納粹的種族優生政策。

而亞斯伯格當時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治療理論,主張自閉症患者可以藉由教育訓練成為優秀的軍人和可靠的工人,在當時勞力短缺的時代,這個理論也受到德國納粹領袖的支持,他的地位也因此節節高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33年,亞斯伯格(右前)在維也納與同事合照。

契克說:「簡而言之,對於他眼中那些無法在體制內生存的許多孩子,他要為剝奪他們的自由負起責任。」


(二戰時期,在奧地利維也納「市立兒童精神科診所」遭到安樂死的兒童之墓/翻攝自維基百科)

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會讓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感到痛苦,但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揭露這件事:

「我認為隱瞞這項資訊是錯誤的事…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他在德國國家社會主義時期有問題的角色,玷污了他對自閉症研究的貢獻,因此從醫學詞彙裡刪除『亞斯伯格症候群』一詞並無助益。更確切地說,這應該是個機會,讓我們能檢視過去,並從中學到教訓。」

然而契克的研究刊登出來後引起醫學界一陣譁然,事實究竟是如何以不得而知,在這些科學家、臨床醫生、自閉症研究的學界而言,無法探知亞斯伯格是否與納粹聯手執行安樂死,也不知道他是否支持這些計畫,唯一不可抹滅的只有他對自閉症研究所留下的貢獻而已。

亞斯伯格到底是對醫學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還是利用華麗的糖衣包裝,掩飾自己其實是「死亡醫生」納粹主義執行者?我們無法定位他在歷史上的好與壞,只能好好的利用這些研究來造福更多有相關疾病的病患。

關於德國在二戰期間種種的慘忍暴行也有拍成電影,《八月夜與霧》(Fog in August),當時納粹政權主張優生政策,認為一些有缺陷的人不應該繁殖下一代,甚至一批有嚴重殘障人士,沒有自理能力的,覺得國家不應花資源在這些人身上,浪費時間和金錢,並美其名為國家「消毒」,清洗民族血液裡的不健康基因。

然而人的生命價值不該建立在這之上,有興趣的酸酸們可以去看一下,以下附上預告影片:

VIA wikipediamolecularautism-1molecularautism-2

粉絲團內分享更多關於小宅女的日常~~快來找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