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小孩」早有血腥教訓! 二戰法國勞工累趴,德國撿到尾刀

夫妻情侶想要生小孩,別說要有感情基礎,更重要的是「口袋深度!」畢竟養小孩可不是寵物,每天加班回家累趴的上班族,想到升職就不想生殖;想到窮忙的人生,哪還敢想到生人!

▼窮忙族示意圖。(圖/記者陳亭伃攝)

不敢「生兩個小孩」組成理想中的四人家庭,廣大的年輕人就算結婚,連獨生子都不敢生。知乎網友就用二戰歷史來說明,為什麼年輕人不敢生、不敢生的結果會是什麼,讓人驚呼原來少子化差點就毀掉一個國家!

※以下引文轉載自知乎網友「富富最可愛」

19世紀的法國,政府驚奇的發現他們人口增長率非常離奇地低。他們有的人歸結於學者馬爾薩斯減少生育的主張,有的人歸結於法國的戰爭消耗,但這卻不是根本原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法國政府發現,生育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底層工人被過於壓榨,基本人權無法保障。在每天工作十四小時都是奢求的情況下,養活自己已經是傾盡全力,還會有多少人選擇生孩子?

然而當法國政府明白這點已經來不及了,他們的人口已經遠遠不如隔壁完成工人福利有基本保障的德國。而生育率低下對於法國帶來的是致命,一戰之後的死傷了一代人的法國,完全提不起一絲戰爭的欲望。

而剩下的故事就不用多說了,用德國的笑話說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麽?在法國投降前打進巴黎。」

反觀德國,在俾斯麥的指導下建立了養老保險,保障工人基本權利,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德國工人能夠養活一家人的情況下,自然不會選擇如同法國工人一樣用「不生小孩」來保持生活質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說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是生育率降低,這確實是一部分原因,但絕不是根本。本質上,生育率低下是資本家對於工人壓榨過頭,讓工人不願意生孩子來降低生活質量。

當政府起到指導作用,用行政手段干預資本家,那大家自然會願意生孩子。所以說,這個問題本質就是「我們活著就是傾盡全力,那還有夢生孩子?」

※引文結束,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青年比例嚴重下滑的確會嚴重影響一個國家國力,其實不只法國有慘痛教訓,就連中國北宋時也曾出現「不舉子」,意思是窮困父母殺死嬰兒的悲劇。

蘇軾曾在書信《與朱鄂州書》中提過「...嶽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水浸殺,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北宋岳州、鄂州一帶的鄉村百姓,慣例只生兩男一女,超過這個數就殺死新生兒,特別是女孩,因此民間婦女少,而光棍多。嬰兒出生,往往浸入水盆淹死,孩子的父母也不忍心,常常閉著眼睛背過臉去,用手把嬰兒按在水盆中,咿呀啼叫好久方才死去。為了不讓孩子在貧窮中受盡苦難,這也是當時缺乏社會流動造成的悲劇。

所以說,許多長輩以為不生小孩是年輕人「不想負責任」。宏觀來看,其實是出自動物本能,趨吉避凶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