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我室友」半路誤認找到親兄弟 上電視大紅才知..還有第三個
據說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會存在著7個和你長的相似的分身,但這世界太大,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不會遇到一個。
那如果你遇到了不只一個人,而且經過查證後發現根本不是長得相似,而是失散多年的三胞胎,機率有多大?
我們先來到1980年,一位紐約的19歲新生Robert Shafran入學了,他正準備開始他的大學精采生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他走到宿舍門口時,一名男生快步經過並熱情的跟他打招呼:「Eddy,你不是剛剛回家了嗎?」Robert先是愣了一下才回答:「你可能認錯人囉,我叫Robert,不叫Eddy…」
這時對方更感到不解,「我叫Michael Domitz,而Eddy Galland是我的室友,我不會認錯他的樣子,如果你不是Eddy的話,我只能說你們長得太像了!」
之後Michael就不斷的和Robert說他和Eddy有多麼的相似,像到連曾為室友的Michael都能認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Michael驚訝,Robert也對這件事感到好奇,馬上希望Michael能替他聯繫一下Eddy,想看看這「另外一個我」到底能和自己長得多相像!
終於見面的兩人,一見到對方就驚訝地說不出話,簡直就像是在照鏡子般,兩人開始分享自己的資訊,這才發現兩人不但同年同月同日生,連出生的醫院和時間都是相同的,看到這相信聰明的大家一定也看出來了,這兩個人絕對是不折不扣的雙胞胎!
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意外重逢,轟動了整個紐約市,各家媒體、電視台也大肆報導這個新聞,然而在新聞刊登沒多久後,又有一件事震撼了大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Eddy接到一通電話,電話中的人說:「你好,我叫David Kellman,在紐約的另一所大學就讀,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你們的報導,我想說的是,我也和你們長得一樣,同樣的生日、同樣的醫院…我想我們應該是三胞胎!」
這個消息馬上又掀起一震轟動,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呢?三胞胎在不知道彼此的情況下,又在19年後意外重逢,難道這背後藏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嗎?
這一切都要從1961年7月12日開始說起。
紐約的一家醫院裡,一名猶太女子誕下了四胞胎男嬰,因為這寶寶的到來是意外,而這名猶太媽媽也沒有足夠的金錢把小孩養大,所以她早在一開始就和曼哈頓的Louise Wise領養中心商量好,打算將孩子送給其他家庭撫養。
所以這四胞胎從出生後就只待在一起27分鐘便各自分開了,其中一個男嬰還不幸夭折,剩下的三個就由領養中心做主,將他們拆散分送到三個不同的家庭。
至於為什麼要將三名男嬰分散讓三個不同的家庭收養,領養中心的人沒有多做解釋,只告訴這三個家庭,這樣的安排是一個兒童發展項目的研究機構權威的要求,這樣做都是為了那三個孩子好。
這三對父母也沒多做他想,領養中心向這三對父母簽署協議,三家人必須對這孩子是三胞胎的事嚴格保密,而且每個月必須到領養中心接受追蹤回訪的問卷調查。
從此這三個孩子分別成為了Robert Shafran、Eddy Galland以及David Kellman在不同地方生活著。
三個孩子分別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Robert養父是醫生,養母是律師;Eddy一家住在長島的中產聚集區,養父是個老師;David一家則是住在工薪階級聚集的紐約皇后區,雖然成長環境不同,但他們還是有許多令人驚訝的相似點。
家庭環境較接近的Robert和Eddy的IQ測驗都為148(140以上普遍被判定為天才唷~)兩人在學校也都同樣有練摔跤,風格也都一樣,且兩人喜歡的電影也一樣,連電影中喜愛的台詞也是一模一樣。
而住在皇后區的David就和另外兩兄弟差異性大了一點。
隨著三胞胎這幾年的成長,養父母也都有履行協議中的要求,資料保密、定期接受回訪和調查,問卷的內容也非常奇怪和瑣碎,包含小朋友開口的第一句話、什麼時候學會騎腳踏車、對玩具的特別喜好等等。
雖然大家都覺得這些問題瑣碎的太奇怪了,但也說不上來具體有那裡不對勁,David的養母還說到,有一天早上David醒來突然說了一句:「我有哥哥…」
養母覺得這事不尋常,就私下聯絡另外兩家人,並驚訝的發現他們也有類似的經驗!都曾經毫無來由地認為自己有兄弟。
更令他們震驚的是,雖然領養中心說他們三家人是被隨機挑中的,但他們發現他們還是有些不尋常的巧合,首先他們都是猶太裔家庭,且在領養三胞胎前也各自領養過一個女兒,年紀也都在兩歲左右。
這些真的都只是巧合嗎?
總之,在媒體大肆的報導渲染之下,三兄弟的故事很快的攻上版面,成為節目炙手可熱的邀請對象,甚至還成為了電影的客串。
重逢的喜悅和大量聚光燈的焦點,也讓三兄弟和各家媒體開始追究更深入的問題,明明是三胞胎,為什麼不是被同一個家庭一起收養,而是分送到三個家庭中呢?
而這19年來,養父母也被告誡不可以將彼此的存在告訴孩子,這一切的問題矛頭都指向了領養中心。
雖然領養中心負責人依然堅持這只是因應一個兒童發展項目的要求,具體細節不願公布,但還是讓大家找出了真相。
原來這三兄弟的分離,都是一場精心安排的實驗!這是為了完成一個心理學博士Peter Neubauer的「心理學實驗」所設下的局。
Peter博士是一名兒童精神分析學家,生於1913年,曾在二戰期間躲避納粹的屠殺逃離奧地利來到了美國,在兒童心理創傷方面頗有成就。
而他突然對一個課題感到有興趣,那就是「先天與後天」(Nature versus Nurture),簡單來說就是人在相同的先天遺傳之下,後天不同的成長環境會對他們的發展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而促成這個實驗最好的素材莫過於雙胞胎和三胞胎了,於是Peter博士和領養中心達成協議,請他們作為仲介來尋找合適的家庭和人選,之後就展開他這長達19年的秘密計畫。
這也是為什麼養父母要定期回報孩子的成長過程和狀況,直到他們上大學後,Peter博士又指是領養中心引導Robert和Eddy就讀同一所學校,製造出他們「不期而遇」的假象。
這一切的真相被披露出來後,三兄弟非常憤怒,他們認為這項實驗根本是泯滅人性,因為把雙胞胎嬰兒分開,觀察他們各自成長的實驗,是有著「死亡天使」之稱的納粹軍醫約瑟夫․門格勒做過的事。
而Peter博士身為一個從納粹手中逃出來的人,卻做了和他們沒有兩樣的事,讓三兄弟感到憤怒、不齒。
他們認為他們被剝奪了本該一起成長的寶貴時光,而這19年的分離只為了完成自己的實驗!
這些年的數據資料,依然沒辦法證明「先天和後天」的發展差異性,直到2008年博士去世前,對自己曾經做過的這件事依然不覺得後悔。
多年之後,領養中心的負責人對於這個實驗的參與表達了遺憾:「當年我們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上帝…但是,我們必須儘自己所能做正確的事,不是嗎?」
而三兄弟的生活也步上了軌道,這個奇特的經歷也被拍成了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在2018的聖丹斯電影節上播映,重新喚起人們對這件事的關注。
對於這項實驗,David表示:「科研組織以犧牲我們兄弟情誼的代價來換取實驗數據,而他們竟然還說我們是實驗參與者…我們不是參與者,我們是犧牲品!」
對這些有權有勢的醫生而言,他們都只是實驗下的樣本,但對這些人來說,他們被拆散的是十幾年來的家庭生活,是活生生的拆散,小宅女覺得,醫生有權力去完成他想要的實驗,但沒有任何權力可以這樣拆散一個家庭。
如果你的實驗必須建立在人倫之上,那這個實驗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如同文中David說的,他們都只是這個實驗數據的犧牲品!
粉絲團內分享更多關於小宅女的日常~~快來找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