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丁呷麵|解密7000年前「史前性愛帝王」 跟誰交配都他說得算

文/胖丁呷麵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名言佳句。

為了在進化的過程中保持競爭力,通常物種在持續繁衍下,基因多樣性會不斷增加,理論上,物種存續的時間越長,個體間的差異性越大,那麼物種的生存力也越強。但詭異的是,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基因庫發生了詭異的「倒轉現象」,代表男性的Y染色體的基因多樣性大幅下降,令專家學者覺得奇怪的是,女性的基因卻完全沒有這樣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布在歐亞非三大陸。

一直以來這種倒轉現象,深深困擾著學者,他們沒辦法解釋的是,為何一到了七千年前,從物種多樣性參數推算出來的男女比居然瞬間變成了1:17。在物種多樣性的研究當中,多樣性的下降往往都是災難事件引起,通常都是群體數量大幅減少,而導致基因多樣性的下降,見到這種詭異的情況,起初學者還以為是男性傳染病所害,但種種跡象指出(成年男女的頭骨數目比)指出,這是個不合邏輯的猜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疑惑了數十年後,近期學者終於為這個「不解謎團」找到了近乎完美的答案,不似傳統的推論,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而是社會因素造成的,在西元前1萬2千年到8千年間,人類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開始發展了農業文明與父系社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學者提到最關鍵的點是,雖然從基因多樣性推算出的男女比是1:17,但這並不意味著男女的人口數嚴重失衡,很有可能男性人口其實沒變少,而是能繁殖的男性數變少了。

 ▼能繁殖的男性示意圖

為何能繁殖的男性數量會變少了?學者認為,隨著父系社會制度與部落霸權者累積的財產與家族聲勢,只有少數男性掌握了與大多數女性交配的權力,猶如「性愛帝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先前提到的1:17的男女比,就意味著有高達94%的男性沒有交配的權力,他們注定此生就是當一輩子的魔法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父系社會中,男性通常只有單一的父系氏族,而女性就猶如物品般,流通於不同氏族,在這種社會框架下,在男性氏族中,通常是部落的首領有著優先交配的權力;即使發生部落衝突,那麼少數的戰爭倖存者也能享受這些戰利品。這種父系社會間,男性間搶女人的部落戰爭,的確能合理解釋Y染色體多樣性下降的原因。

在考古遺傳學與人類學也有許多理論支持這個論點。首先人類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在史前時代的父系社會,男性氏族群體是主要的社會單元,經常一起行動或者發動戰爭、互相傷害;再者,考古遺傳學發現,在歐洲人的DNA樣本中,男性基因的血緣親近程度很高,這可能說明了,那時的歐洲人的Y染色體,都來自於少數的一群男性。當然這種現象強弱有著地區性差異,例如東南亞就不如歐洲、西亞、南亞人那麼明顯,很有可能是因為各地區父系社會的文化不同所造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今日,我們很難想像世界上居然存在過這樣的人類社會。就算是在有著歷史記載、有著君王或是皇帝的時期,頂多也是將美女送上皇宮而已;但想到94%的人類男性都無緣性交,而在那些戰爭勝利者、部落權威者,居然能有掌握與女性的交配權力,你就可以知道,為何在那個時代會不斷發生血流成河的部落衝突,其想法大概與現今一些男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要當處男一輩子,此生還有甚麼意思?」

【喜歡胖丁呷麵的文章嗎?歡迎來訂閱!】

▼▼▼▼快幫胖丁按個讚▼▼▼▼

參考資料:

Science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