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為什麼令人感動?這就是男女對愛不同期待的結果
文/老派假文青
#老派電影推薦
相戀的情侶為何會選擇分離?答案只有不愛了嗎?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探討愛情中的相遇、相惜、相愛、相離,拍攝出關係兩方經歷過的一切。
當戀情中的兩人,對於未來的目標不再相同,是否只有分手這個選項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女主角同樣離鄉背井到北京工作,希望能夠達成理想中的生活,電影敘事透過年年過節返鄉的行為,記錄著十年間雙方的心境轉折。
財務阻力與物質目標是許多年輕情侶的共同議題,浪漫地建構未來生活,實際地工作賺取金錢,希望年少時的藍圖可以一一實現,「成立一個家」是男女主角相同的人生目標,差別在於:女孩想要有愛有溫度的「家庭」,男孩卻以為需要的是一棟「房子」。
「我為你改變,但你已不是你。」
女主角原先夢想嫁入豪門,以事業有成的丈夫與跑車豪宅作為人生目標,選擇了幾段看似條件吻合的感情,卻屢屢幻滅,而男主角的敦厚老實,讓她改變了對愛情的態度:其實兩個人安穩在一起,勝過徒有榮華富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觀男主角,原先的愛情觀是願為伴侶「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盡己所能付出陪伴,後期為了滿足眼中女友的「期待」奮力打拼,卻未發現女友早已改變,虛榮不再。
對比2016年夏天藤井樹的〈六弄咖啡館〉,一句:「愛情不會因為距離而脆弱,人才會。」點破男女主角的甜蜜假象,忘記長大的男主角與改變甚多的女主角,最終宣告分手,和〈後來的我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關係中的兩人,成長速度不一定同步,當差距逐漸拉遠,便會成為致命傷。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兩人間感情的變質,不一定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涉,而是努力過後,發現真的走不到盡頭了。這種茫然與失落,是許多戀情在尾端遭遇到的課題,愛情在大千世界裡小如米粒,當現實問題覆蓋住彼此的喜愛、羈絆成為阻礙後,大概只能分道揚鑣,選擇下一個更適合的伴侶,經營期望的人生樣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總希望時間可以凍結在最幸福的時光,將愛人當下的願望裝進心裡作為動力,卻忘了人們都會改變,各階段對於生活的期待亦是,站在自身角度為對方設想有時只是自私,感情需要的是不停地溝通、一同成長前行。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其實僅有平安快樂,可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子女時常將對自身的不滿遷怒父母,雙方的本質都是「愛」,但未過濾的言論與行動是把把利刃,劃得彼此遍體鱗傷。
男主角父親與女主角的愛,也是跨形式的親情,他們見面次數並不多,卻心繫彼此、終身惦記。可惜男主角始終無法了解到愛的本意,以為能夠闔家居住的房子便是組成「家庭」,未料缺乏愛苗滋長蔓延的僅是間空蕩蕩的「房子」,其實不論天涯海角,關切彼此的那顆心在哪哩,家就在哪裡。
假文青覺得:分手會痛苦,但長痛不如短痛,變質後相互耽誤、生活行屍走肉,愛情只剩下表層,這時也許狠下心分離,才是給予彼此最好的祝福。
除了劇情本身,我也很喜歡電影的運鏡、節奏、色彩,尤其是運用「如果伊恩找不到凱莉,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色彩了」這句話作為時空跨越的分格線,而男女主角事過境遷再相遇時,和楊德昌〈一一〉中父親與初戀情人相逢的情境類似,雖有遺憾卻未因共處一室跨越禁線,最後都選擇坦然回到自己所擇的生活。
音樂方面,陳奕迅、五月天的歌曲搭配適宜,但我覺得有點小可惜的是,沒有將劉若英-〈我們沒有在一起〉套用進去,不論是原先影像的黑白、歌詞的蒼涼、歌聲的淒美,都挺適合這部片的,推薦給酸酸們~
♡回顧老派電影片單:
從《花神咖啡館》看靈魂伴侶 「雙生火焰」方能合而為一
講到5月1日就想到「鳳梨罐頭」 知道的人一定是資深文青
從《為巴比祈禱》看宗教與同性戀 盲信才是人世間的地獄
時間淘選的傑作!推薦重溫經典片單 清明連假揪伴在家看
【喜歡的話可以來老派假文青的粉絲頁點讚~裡面給你更多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