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我對OO很有熱情」的人 慘了,研究指出你不是真的感興趣
文/鏡周刊
又是畢業季節和大考季節,許多選填志願的考生,或是即將踏入職場的畢業生,都會被鼓勵去「找出自己的興趣」、「挖掘熱情所在」。這類激勵言詞,背後隱含的潛台詞,是每個人都有「命定」的職業,或是與生俱來的「天職」,只待靈光一閃,碰上了,自然水到渠成。
TED演說大會曾邀請品牌策略師Terri Trespicio談「熱情」,她提到現代人往往一聽到「熱情」(或興趣),就很緊張,生怕答不出來人生的熱情是什麼,彷彿尋找熱情是所有人第一要務,找不到,或是找錯了,一生就毀了。Trespicio認為這種觀念讓很多人錯失了學習成長的機會,汲汲於追尋一個可能不存在的目標,還不如把握當下,做好眼前能做,和該做的事情。
史丹佛大學和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的心理學家,不久前也針對坊間流行的這種「天職」說,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試圖驗證所謂的「興趣理論」,也就是人的興趣(或者說熱情)到底是生而具備,只等我們去發現它?還是需要耐心培養,經由不斷努力實踐才逐漸成形的東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中找來理工科和文科大學生,先透過調查了解他們對於以上兩個問題看法,將受試者區分為命定組(相信人天生就有特定興趣)和培養組(認為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兩類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第一項測試中,每位學生都被指定閱讀一篇非本科領域的文章,然後接受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培養組」的學生明顯對於文章反應比較熱烈。
第二項測試是請學生自由論述他們對於「熱情」和「興趣」的看法,像是如果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陷入瓶頸,會如何因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受測者的回答,研究人員發現「命定組」的人多半相信熱情可以提供無窮動力,以為追求熱情不須花費力氣;而且一旦碰上了困難,「命定組」的人往往很快失去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如果熱情也無法克服這些障礙,那就表示這並非自己的「天職」。
而第三項測試,則是讓理工科和文科的學生都觀賞一段有關「黑洞」的介紹影片,接著再閱讀一篇內容有些艱澀的黑洞論文。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許多「培養組」的文科學生竟比「命定組」的理科學生更有耐心地把學術論文整篇看完,顯示出心態上的不同,似乎才是左右一個人面對困難或新事物時,採取主動迎擊或被動退縮的最大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持這項實驗的心理學家Paul O'Keefe認為,這項研究結果證明了師長們不應再鼓勵年輕人去「追隨自己的熱情」,因為「叫別人去追尋熱情,隱含著熱情就在某處等著我們,只要找到了,就可以靠著熱情披荊斬棘的意味;事實上,師長們或老闆們如果真心為年輕人好,應該告訴他們:熱情不是用『找』的,而是該用心培養的。」
資料來源:TEDx, 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