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不是面試! 千萬別在女生前「秀履歷」 把妹達人教你說故事

文/瑪那熊(陳家維,諮商心理師)

我留意到不少人期待快速學成一套「話術」,包括清楚的SOP、幾個厲害的神回覆、一些罐頭笑話或心理測驗,甚至想學到催眠、操控人心之類的絕招,在互動中可以快速、神奇地吸引對方,成為人見人愛的「現充」。這些話術有沒有效果?多少是有的,但它們如同櫻木的左手只是輔助,無法在名為吸引的舞台上擔任主角。更精確的說,想要一開口就發揮撩人效果,光靠話術或笑話是絕對不夠的。

那麼,什麼才是關鍵?就是「聊天」。它是讓你們瞭解彼此、拉近距離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方式。即使你擁有金城武的外表加上人魚線,或是擁有志玲姊姊的氣質,以及不下蓋兒加朵的身形曲線,你所創造的第一印象的確能吸引對方靠近,但終究還是需要開口與對方說話,才可能將關係推進到下一階段。一見鍾情或來自顏值身材的激情,屬於一種粉紅泡泡似的迷戀,要讓關係幻影實體化,彼此必然得有更多互動。

常見的調情、邀約、推拉、肢體接觸等感情升溫技巧,都建立在聊天基礎上。若沒有透過聊天增加熟悉度,兩人拉近的距離其實是表淺不踏實、空洞而容易破滅的。更別說是貿然亂用調情技巧而引來對方白眼、名聲臭掉,甚至被檢舉性騷擾的機會可不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貿然利用調情技巧,會被當成性騷擾(示意圖/Pakutaso,下同)

故事,是聊天的主秀。那麼,當你與人接觸時,該聊些什麼?

Andy是我早期諮詢過的學生,擁有不錯學經歷的他常參加聯誼活動,卻總被打槍。某次在朋友聚會認識了一位女生,簡短互動後Andy覺得對方似乎就是他想找尋的對象,於是找我諮詢。

「我覺得當天聊得有點糟,想知道怎麼逆轉戰局?」Andy皺著眉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擔心,我們來實驗一下。你試著回到那天,把我當成女主角來聊。」我用了一些諮商的場景重建技術,幫助Andy進入狀況。

「呃,妳好,我是Andy,目前在○○半導體擔任研發工程師,但不太需要輪班,時間算是固定,工作已經五年了。之前則是X大的△△研究所畢業。平常興趣是彈吉他、攝影,主要是看書自學。」

「Andy,現在我們角色交換一下,你當女主角,我來扮演你,我們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第一次交談。」於是,我重複一次剛才Andy說的內容。

「OK,你覺得如何?」我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我懂了。這根本是在面試或應徵工作啊!」看著悟性極高的Andy,我投以一個微笑。

是的,Andy原本的表達內容不是聊天該有的對話,它適合出現在面試或會議場合(雖然你可能也曾搞混)。認識新朋友或約會聯誼這種日常情境,單靠大量資訊、背景資料並無法讓對方印象深刻。原因有二:

1.人們喜歡聽故事
2.人們比較記得故事

回想童年,你是否也愛聽著床邊故事入眠,或是守在電視機前看卡通、影集?我們閱讀書籍、小說,或是從報章雜誌上看著明星藝人的八卦;也進電影院用兩個小時暫時逃離現實,並在離開後反覆咀嚼某個片段。在《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書中,作者認為故事無所不在,甚至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更重要的是,大家喜歡從故事去拓展經驗、想像與眼界。

美國史丹佛大學專精廣告行銷與社會心理學的教授,同時也是《蜻蜓效應》作者之一的珍妮佛.阿克(Jennifer Aaker)告訴我們故事具有強大的威力。她曾在文章〈What Are Your Signature Stories?〉中提及兩個有趣的研究:

史丹佛大學另一位教授奇普.希斯(Chip Heath)給班上學生一份關於犯罪統計數據的資料,並要他們討論。結束後,教授要求學生們寫下其他發言者的發言內容。發言的學生中,僅有一○%的人以故事方式呈現數據資料,但負責記錄的學生中,有六三%寫到這些故事,卻只有五%的人記得統計數字。

認知心理學家阿圖.C.格拉瑟(Arthur C. Graesser)在一九八○年代的研究便已經發現,一段短內容要讓人印象深刻,「故事性」是最重要的。他準備了具備不同特質的短文,包括「熟悉性」「趣味性」「故事性」,故事性較高的內容,即使只讓受試者以一半的時間閱讀,記憶效果卻是其他內容的兩倍。很多人以為聊天最好是「對方熟悉的話題」或「有趣的笑話」,這個實驗雖是以文章作為測試,但仍可提供我們另一個思考角度。

因此,一場好的社交互動不能只是資訊交流或列舉資料,這無法讓對方投入聊天,更別說將你的身影烙印至大腦中。想要請君入甕,需要運用故事的力量。

【看檸檬長知識!快點我訂閱精選書摘】 

*延伸閱讀:「交往多久能上床」是假議題!兩性專家:深度比速度重要

*更多大檸檬精選深度好文

*本文摘錄自《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

作者:瑪那熊(陳家維)

本文由 如何出版社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