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童狠殺同學...肉搜後發現長相超萌 打造成「同人女主角」

文/法式軟糖

今天重大懸案回顧要來聊一起日本未成年犯罪案。11歲的少女A,就讀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大久保小學,成績優異,又是籃球校隊主力,表面上與同學相處和睦,然而,大家卻不知道她心裡住著一隻惡魔。


(圖/翻拍自日網)

2004年某天,學校午餐結束後,少女A帶著死黨「御手洗怜美」進到閱讀室,過了一段時間,少女A全身是血走回教室,同學和老師驚訝看著她並詢問怎麼回事,少女A眼神渙散,冷冷地說,「這不是我的血。」然而,當老師到閱讀室一看時,怜美已經躺在一灘血跡當中,脖子被美工刀割開,血濺地到處都是,等不到救護車趕到,怜美已經氣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少女A當場被警方逮捕,她承認殺了怜美,並告訴警方她的犯罪動機。兩個月前,少女A、怜美和另一個女孩在網路上創立一個群組,會員可以聊天和互相留言。然而幾天之前,怜美突然在留言板上面攻擊少女A,說她身材臃腫、新髮型很醜、愛巴結老師等等,讓少女A心靈受創,決定痛下毒手。

少女A故意約怜美到閱讀室,以和解為由,與怜美玩起捉迷藏遊戲。然而,當怜美矇起眼睛,準備尋找少女A之時,她直接將美工刀劃向怜美的脖子,割出長達10公分、深10公分的傷口,怜美為了防護,左右手皆有傷痕,左手甚至傷至骨頭。據說少女A離開之前還故意踢了踢被害者一腳,確定她已經死亡。


(圖/翻拍自日網)

什麼時候埋下殺機?

根據分析,怜美的父親是「每日新聞」佐世保分局局長,經濟能力較佳的她擁有比別人更新奇的東西,也許一盒彩色筆或一塊卡通橡皮擦,就能改變她在班上的社會地位,成為眾人的中焦點;反觀少女A,個性內向,穿著男性化,經常需要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與班上同學漸行漸遠,受到「主流」學生排擠,並埋下了內心嫉妒的種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會養出少女A這種怪物?

警方調查發現,少女A一直生活在距離學校較遠的山邊小村,父母覺得她很孤單,省錢買了電腦讓她使用。然而,查閱少女A的使用記錄,發現她喜歡逛一些殘忍主題的網站、閱讀血腥的線上小說、崇拜連續殺人犯,並迷戀一款名為「紅色房間」的獵奇動畫。少女A也表示自己是看了偵探劇,才決定以美工刀做為凶器殺人。

事件至此,已經偵查結束。然而,媒體和網路輿論不願意放過這個可怕的惡魔,他們挖出少女A的真實姓名(日本法律規定不能公開未成年犯罪者姓名)、傳遞她的生活照。然而,當少女A的形象越來越具體化之後,事情發展到一個奇怪的方向,像是她生活照身上那件「Nevada」內達華大學的運動服暴紅,還有群組開始以少女A為主角,創立大量同人作品,甚至主題性地舉辦cosplay少女A的活動。


(圖/翻拍自日網)

少女A被送進少年感化院進行兩年治療教育,入院後,心理治療或精神科醫師皆表示少女A精神毫無異常。2006年,法院表示少女A改造未成功,所以再過兩年至2008年時,少女A才被釋放。網路甚至流傳一張少女A在2010年時的照片,但未能確定真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翻拍自日網)

媒體和大眾很想知道,4年後,被放出來的少女A,究竟是人還是魔鬼。記者甚至去訪問了她的父母親,母親表示少女A已經徹底變好了,與家人的關係也親近許多;而另一邊,被害者怜美的父親也透過員工發表一篇文章《如果道歉,隨時歡迎妳來》,希望得到少女A的歉意,然而少女A並沒有出現。

少女A的案子變成日本拿來探討「未成年犯罪」的經典案例,像是影視電玩分級,以及該如何管制等等。然而,網友表示,「嗜血暴力的人永遠會想方設法尋找血腥暴力的影視遊戲,防不慎防」,他們認為,那些以少女A為主角創作的同人作品,也許才是日本應該正視的社會問題。在這些作品中,少女A擁有一張清秀可愛的臉龐,冷酷厭世的表情,拿起帶血的美工刀,看起來相當迷人。這樣詭異的風氣,除了對受害者家庭造成二次傷害之外,是否也助長了另一批潛在的犯罪誘因?


(圖/翻拍自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