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丁呷麵|吹冷氣跟北極熊到底有何鬼關聯?

文/胖丁呷麵

炎炎夏日走出家門,到路上被太陽曬沒多久,不少人便會開始懷疑人生「為什麼我要出門呢?」頂著滿頭大汗,到了便利商店、餐廳的門口,自動門一打開,就有種被解放的感覺,舒服到讓人不想離開。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經濟不斷在成長,人們也越來越依賴冷氣,在氣溫沒那麼炎熱的法國,在2018年7月前冷氣銷售增加了192%;越來越多的冷氣進入學校,甚至私人監獄,在人類的生活中,冷氣已經很接近人類夏天生活的必需品。

但之所以不敢咬定是必需品,是因為總有一些人常在鼓吹「冷氣會害死北極熊」,這些人為了一些他們心中的「環保理念」,他們可以忍受汗珠如雨,在嚴酷的環境下工作;更甚至,有的人還主張人類不需要吹冷氣,尤其是公務員,帶頭吹冷氣是教壞小孩。

畢竟以前人沒有冷氣,也是過得很好啊?為什麼一定得要用這種浪費電又不環保的東西呢?這是重節儉的長輩們告訴我們的美德,不吹冷氣並不會怎麼樣。隨著年紀與收入的增長,你會越來越發現要「堅持不吹冷氣」很困難,為了不吹冷氣所付出的代價其實不比想像中的低,這意味著你放棄了更多美好生活型態的選擇與可能,這時回頭過來看看「吹冷氣會害死北極熊」的論述,其實也沒甚麼邏輯,因為吹冷氣實際上與不環保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極熊會死與吹冷氣的因果關聯,完全不像另一個議題「塑膠吸管導致海洋汙染」如此明確,但今日為何吹冷氣的人,都會被環保人士罵說是害死北極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氣怎麼影響環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離開冷氣房,接近運轉中的室外機,我們能感到一絲熱意,這就是冷氣的運作原理。見到越來越熱的氣候,老一輩的人(例如我媽)總會責罵年輕人,外面越來越熱,都是年輕人愛吹冷氣害的!這個觀點看似沒有問題,但事實上平均氣溫會飆高,與冷氣排出了多少熱關係並不大,冷氣機的運作原理與暖氣有很大的不同,暖氣是把電能轉成大量的廢熱,冷氣則是用能量對熱做功,讓熱移動到溫度更高的地方,實際上每瓦產出的廢熱,是遠遠不及暖氣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室外機運作發出熱時,房間內的氣溫是下降的,兩者相抵後,對升高「平均氣溫」所處做的貢獻,絕對你想的還小。

另一方面,冷媒被說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凶,但實際上"臭氧"也是一種主要溫室氣體,對於保護臭氧層的行為,你很難說這是「喝止暖化」頂多就是保護北極熊不會得皮膚病而已。更何況現在最新的冷氣機早就不用氟氯碳化物,也不會破壞臭氧層。

到最後,現今冷氣的真正不環保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耗電,在火力發電的前提下,你每吹一下冷氣都會產生二氧化碳,而就是二氧化碳讓北極冰溶解,使得北極熊無家可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北極熊無家可歸的,其實是火力電廠

不吹冷氣會怎樣

既然冷氣就是耗電,就算新型冷氣多麼省電,那還是不環保啊!這樣子來扯到會害死北極熊,其實是很有邏輯上的問題的。有人會說,吹冷氣並不是必需,是人類可放棄的奢侈生活方式。既然是耗電的問題,那為何不拒用吹風機?(人的頭髮比北極熊重要)為何不把玩遊戲、看電影時不把電腦、客廳大螢幕關掉,通通用手機就好了?(人的享受比北極熊重要)

我們來假設不吹冷氣會怎樣,不開冷氣,可能你會因此需要多買幾支電風扇(製造也有碳排放),汗雨如珠的你,可能就會多需要洗幾次澡(水也有碳足跡),甚至還多喝很多冰水(耗冰箱電)或者飲料(工廠與手搖店碳排放)。就算電費的確省很多,但你沒算到的是,你並不會因為吹冷氣而達到零碳排放,你的額外消暑行為,也會因此付出代價。

這都還沒加上,你因為炎熱天氣煩躁、難耐,對於工作、休閒娛樂的品質的影響。除非你能明確的計算出,你因為開冷氣產生大量的額外碳排放量,不然「吹冷氣會殺北極熊」就是個無腦的環保標語而已。

(圖/示意圖/CFP)

效率的提升與經濟產值

假設你今天要打遊戲,預定是每日獎勵的「首勝」拿到手,但因為天氣熱的緣故,讓你煩躁到操作失誤,連打好幾場都輸,心情也不好,這些多花的時間,也許就是你沒有計算到的機會成本,換作是工作也一樣。

如果能用一點代價製造出"更舒適"的環境,那麼也許生活與工作效率與品質會大幅上升。隨著人們平均收入越來越高,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本來就是合乎常理的事,公司發現辦公環境沒有效率,在負擔的起的範圍內,提升效率,也是一種進步的方向。

但如果每個人都追求效率,每個人都要求生活品質,這樣碳排放不就是越來越多了嗎?

我們能得利於冷氣與能源科技的進步,進而提高效率,因此讓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少(新型冷氣能源效率高),那麼多出來的產值與營業額,政府就能收到更多的稅收。有了更多的稅,政府就有更多經費能致力發展環保法規,甚至轉型成乾淨的電力來源。

科技的時代,每個人對於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要求人們不要吹冷氣,這與要求大家不要用手機、不要看電視一樣沒道理,重點應該是,我們耗費的能源究竟有沒有值得。

該檢討的地方
 
真正有問題的地方,其實是能源的浪費身上,例如夜市中常常有那種賣衣服店家,沒有設置門就任由強力冷氣往外放,令逛夜市的人不用走進店家,也能感受到一股涼意;再來是補習班與公司中,常常把冷氣開到太強,強到員工與學生都必須穿外套才能工作。
 
因此冷氣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人身上,人的浪費造就了對於冷氣的不好印象。
 
而不願汰換冷氣的人也是很大的問題,許多老一輩或者環保主義者仍認為開冷氣很奢侈,因此每天只願意開2個小時冷氣,殊不知換了新冷氣後,同樣的電費每天可以開6~10個小時(當然他們可能還是只開2小時),對於冷氣耗能的刻板印象,阻礙了他們追求高效率與生活品質的機會。
 
這也就是為何政府每年都要推購買新型冷氣的補助辦法,對政府來說,如果花一點小錢能夠讓那些保守的人,願意走出來,把更耗能的冷氣換掉,那麼等於是政府變相把稅收拿來降低碳排放。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能源花在需要花的地方,那麼自然效率與經濟效率會變得更好,人們的收入會成長。收入一成長,人們就能購入更多節能的生活產品,政府也有更多稅收能花在更多再生能源的建置上,這就是良性循環。
 
這就是為何有人主張沒有經濟就沒有環保,因為環保通常不能靠民間單位來解決,而政府的稅收又需要倚靠民生稅收。
 
▼政府積極想推的離岸風電廠(示意圖/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提供)

減碳與環保,絕對不是高喊不吹冷氣,說這會「殺北極熊」。只要我們一天無法擺脫火力發電,那麼即使我們不吹冷氣,台積電與科技業等耗電大戶,隨著經濟成長,也將排放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

據2015年政府的公開數據顯示,民生用電的排碳量僅占12%,環保人士推行這種「改變生活」的行銷與口號,雖然是很無腦,但我覺得就是追求一種精神,那就是「至少我做了」。

要去說服大家都「不吹冷氣」,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如果真的追尋環保,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的提高每日的工作效率,讓工作生活兼具低排碳量與生活品質,並盡量換購新型的冷氣裝置,如此一來,才是真正拯救北極熊的方法。

【喜歡胖丁呷麵的文章嗎?歡迎來訂閱!】

▼▼▼▼快幫胖丁按個讚▼▼▼▼

參考資料:

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