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艾彼|交換秘密才夠朋友? 前提是你們真的是朋友
文/艾彼(心理師)
前陣子艾彼分享了一些關於秘密的話題,為什麼人對於秘密那麼難以抗拒,又很容易就掉入對方以秘密換權力、以秘密釣秘密的陷阱之中呢?實際上,在心理師養成訓練過程裡,有一門課程叫做「諮商技術」,而自我揭露 self-disclosure 就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術與工具。然而,無論在一般人際、諮商過程中,自我揭露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讓對方覺得與你關係更靠近,願意多說一點。
後來有很多約會手冊,會在上面列上這個技巧,但通常他們說得更加白話,你可能會在手冊上看到「有意無意的傳達自己過去,讓約會對象知道!不要排斥說一些讓自己顯得很脆弱的事。」目的是讓對方對你有好奇,觸發對方受到你吸引的機會。一旦突破了事件本身,進入到內心感受層次,所謂的交流才開始。顯得脆弱,剛好讓對方母愛/父愛大爆發,很想關心照顧你。這個,就是自我揭露。
▲進入到內心感受層次,所謂的交流才開始。(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關於自我揭露的研究,多半都和「喜歡、感覺親近」等掛在一起。研究發現,當人們分享真實情感,而不是閒聊五四三時,與你對話的人多半會覺得更加喜歡你。當人們透露了真實的自己時,因著對方對你的喜歡也會隨之增加,而願意與你談論更多與自己有關的事。這是一個正向的迴圈,意思就是,當你真實地透露自己的成分越多,別人也會越喜歡你,當然也會更加願意和你分享他真實的感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這裡,也許你已經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但實際上,有些人透露的越多,我們也越會對這個人打折扣啊,不是嗎?是啦,不過這多半與他們如何陳述、表達的內容有關。說話的一方,如果強調的是自己的感受、想法,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攻擊其他人「對不起我」上頭,其實收話的一方也會感受到說話者的真摯情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前提是,雙方本來就對對方有好感,自我揭露只是又更深一層地拉近了彼此的關係!
▲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怎麼會有人傻傻掉進陷進,被套話呢?怎麼會用秘密換權力、釣秘密總是屢試不爽呢?想一想你自己溝通的型態,容易被釣秘密的人,有一個特質——愛插嘴。總是不等別人說完,就要立刻回話,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和感覺。對方很可能只是起了個頭,「昨天我....」「我聽到部門的人說....」你就迫不及待的要說了。對方根本不需要把話講完,你已經提供了他要的資訊,還忘了他一開始要說什麼,讓他連瞎掰都不用。沒給他機會說,你就無法觀察對方說的到底哪些真哪些假。這個自我揭露,到頭來只有你單方在揭露,完全沒有互相靠近的感覺。你手上不握著別人的秘密,只好被當顆棋子用了....哎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