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血腥往事 被逼幫斷頭做面具 蠟像館瀰漫死亡氣息

文/妮妮小宅女

酸酸們到香港旅遊一定會造訪的地方是哪裡?想必大家都會想到「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吧!

「杜莎夫人蠟像館」分布在世界各地,總館位於英國倫敦,館中以展出許多名人蠟像而聞名,創辦人正是法國的杜莎夫人,原名安娜•瑪麗亞•格勞舒茲。

大家出國必去朝聖的蠟像館,其實有一段血腥的歷史故事,這就要從杜莎夫人開始說起了。杜莎夫人1761年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六歲時,跟著媽媽到瑞士工作。媽媽當時在一位醫生Philippe Curtius家中擔任管家,這位醫生因此成為了杜莎夫人的啟蒙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Philippe Curtius不僅是一位醫生,還很擅長製作蠟像,一開始他製作蠟像是為了說明醫學上的解剖學。他也把這項技術教了杜莎夫人,而法國作家伏爾泰(Voltaire) 更成為杜莎夫人的第一件蠟像作品!後來她也陸陸續續為其他名人製作蠟像,像是盧梭、富蘭克林等等,名氣一大後,連皇室貴族也來請她製作蠟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皇室看中,甚至還到皇宮中教導法國路易十六的妹妹伊麗莎白,可見她和皇室成員的關係密切。這一點也成為日後的致命傷,1789年,發生了法國大革命,左翼的政治人物以及平民階層的人紛紛起義,推翻法國長久以來的君主制度,許多的皇室貴族也都被送上斷頭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莎夫人因為和皇室關係密切,也被認為是皇室那一派的人馬,她被關押至巴士底監獄中,剃髮準備上斷頭台,但在最後的關頭出現在她面前的不是劊子手的屠刀,而是一顆血淋淋的頭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莎夫人可以說是因為她的「手藝」獲救的,而存活下來的代價,就是她要替這些被斷頭的頭顱製作蠟像,在當時稱之為「死亡面具」(Death mask),為的是拿來當遊行中的道具,達到宣揚革命的效果。

其中不乏她接觸過的皇室成員,包含瑪麗安東尼 ( Marie Antoinette )、羅伯斯比 ( Robespierre ) 和路易十六 ( Louis XVI ) 等,想來她心中應該也是百感交集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795年,她便和土木工程師François Toussaud結婚,也因此冠上夫姓,才有了「杜莎夫人」的稱呼。後來杜莎夫人帶著兒子和恩師留給她的蠟像作品們到了英國,因為拿破崙戰爭的關係,杜莎夫人之後也沒回法國,和丈夫分隔兩地,而她是在英國倫敦定居。

她在英國開設了一間蠟像館,並且一炮而紅,而她的蠟像完整的呈現了法國大革命時血腥與恐怖,各式各樣的細節精細的人頭以及刑具都微微透出死亡的氣息。

最後在1850年,杜莎夫人於倫敦的家中過世了,而她的蠟像館也就這樣一直流傳下去,並且在全世界各地都有。

如果要說她用鮮血和蠟像見證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也不為過,雖然現在蠟像的製作方式不像以前,但想到過去用砍下的人頭所製作出一顆顆逼真蠟像,還是讓人挺毛骨悚然的。

VIA wikikknewsthestandnews

粉絲團內分享更多關於小宅女的日常~~快來找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