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課│阿嬤手下留情!胖孫不一定會抽高 小心糖尿病先找上門

文/薛曉晶(營養師)

常聽長輩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養胖點,以後才會抽高』等言論,但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研究指出,5-9歲嚴重肥胖的美國印第安兒童到20歲時,糖尿病的發生率是正常體重兒童的12倍。肥胖是青少年中嚴重的健康問題,因此注意孩童體重,讓孩子長高不長胖,真的很重要!

一. 小時候就維持正常BMI
研究發現,青少年BMI和與成人時期發生糖尿病,有極高的相關性,如果越胖,糖尿病發生機率越高,若兒童在5-9歲的體重較與正常高出40%,則20歲及45歲時,糖尿病發生率就會增加11倍及2倍;在10-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如果太胖,也有相同的現象;因此,兒童長胖不一定會是以後抽高的基礎,但可能會誘發第糖尿病!


(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二.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在嬰幼兒期和兒童期就應該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建議父母從小就開始幫孩子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若不得已要外食,也要教導孩子選對食物,因此孩子們從小開始的營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均衡飲食、不挑食等,目前坊間也有許多相關繪本,可在親子共讀時間排入,在日常生活中就增加孩子們的營養常識;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不放零食飲料在家中:降低孩子吃到垃圾食物的機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 減少坐式生活,增加運動時間及頻率
學齡兒童的功課壓力,常讓孩子們平日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可能超過8小時,建議可以從學齡前就養成孩子多活動的習慣,例如:多走路、爬樓梯、以聽故事取代看故事並減少3C產品,才能讓孩子減少變成『沙發馬鈴薯』的機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肥胖兒童體能通常較同齡者差,因此建議選擇趣味性與重複性高,但複雜度與技巧性低的活動為主,主要在增加孩童願意『活動』的意願,等養成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並維持固定的運動量,每週至少需運動3 次,若能每日運動更好。並將運動安排在飯後20~30分鐘,且記得補充足夠水分,白開水即可,勿用果汁或運動飲料取代。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至於兒童青少年要不要使用低熱量飲食或低糖飲食控制體重呢?其實小孩還在生長發育,若控制過於嚴格可能造成營養素缺乏,擔心的家長可以找營養師諮詢,若整體營養攝取沒有太大問題,因為小孩還在發育階段,所以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會比立刻減掉1、2公斤來得重要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