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用貧民窟」住一天上萬起!讓你「體驗貧窮」還附Wi-Fi、暖氣

文/徐沛然

或許因為旅遊行為本身的入侵性質,長期以來學界和實務界就有不少關於旅遊倫理的探討。當這些旅遊倫理議題遇到了相對弱勢的窮人、原住民族或是少數群體時,其爭議就更為尖銳。純商業性質的貧窮旅遊自然問題很多,但即便是帶著善意規劃的貧窮體驗活動,也無法自外於這些爭議。

事實上,貧窮體驗活動在一般的討論中,經常被歸類為貧窮旅遊的其中一種類型。顧名思義,貧窮體驗指的就是透過環境的安排或是活動的設計,讓參與者能夠親身體驗貧窮生活。然而,貧窮體驗活動實際上也有許多不同的作法。

根據《全球之聲》(Global Voice)二○一三年的一則報導,南非的伊莫亞旅館(Emoya)提供了一項「創新的住宿體驗」──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興建了一座供觀光客住宿的「貧民窟」。該貧民窟包括了數間由斑駁鐵皮搭建的簡陋小屋,屋內附有煤油燈、蠟燭、收音機等設備。廁所則是露天搭建的茅廁,戶外還備有可以生火煮飯的大型鐵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貧民窟住宿的文案表示:「現在你也可以在安全的私人禁獵區裡體驗簡陋小屋生活。這是世界上唯一配備地暖地板和無線網路的簡陋之城!」(註一)


▲「貧窮體驗旅遊」要價不斐,旅客們花大錢住在附無線網路的人造貧民窟/示意圖/Pixabay

此外,儘管沒這麼極端,但還是有不少人願意支付高昂的費用與成本以體驗異國的貧窮生活。《聯合報》二○一四年的一篇標題為〈花錢讓孩子到貧國體驗貧窮 爸媽搶翻〉的報導,就描述了由慈善團體在寒暑假舉辦營隊,接受小學四年級以上至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報名參加。

他們會到印度、尼泊爾、泰北、菲律賓等國家的貧困受支助家庭,體驗其他國家同齡者一整天的生活。營隊為期七至十天,費用為新臺幣五萬至數十萬元不等。報導指出,在出發前,主辦團體會召開說明會,告訴參加的孩童這一趟旅程不是去玩樂,而是發現世界更多需要被關懷的角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沒有辦法出國體驗,那麼在國內也有類似的體驗機會。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每年都會在全球各國舉辦「飢餓三十」活動,以限時絕食方式,邀請民眾共同參與飢餓體驗,關注在貧窮、戰亂或災禍當中的民眾的不幸處境。並同時發起募款活動,呼籲民眾捐款支持世界展望會的人道援助工作。

除此之外,近年來臺灣也有關注遊民街友處境的團體,舉辦由街友帶領的城市導覽活動,或是街頭露宿活動。二○一七年九月起,由民間團體於群眾募資網站中的「城市狹縫旅行團:一起看見『貧窮人的臺北』」活動,則是精心設計的兩天一夜參訪、導覽加上體驗的行程。其中包括了參訪都市原住民部落,以及街友生活圈。

附註一:Emoya目前的官方網站已經沒有了貧民窟住宿體驗的介紹,不確定目前是否還有此項服務。但仍舊可在Youtube網站上看到他們當初的宣傳影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貧窮體驗的倫理爭議
以上這些活動雖然都能歸類於貧窮體驗,但他們各自獲得的評價往往並不相同。南非的假貧民窟旅館在社群媒體上受到強烈批評,被認為是利用貧民的真實苦難來賺錢。而相對來說,飢餓三十受到的質疑就較少,而街友導覽活動則是收到許多好評。

有幾個主要關鍵因素影響人們對這些活動的評價。首先是活動的商業性質,一般來說人們會認為營利性的體驗活動在道德上更為可議。即便在南非的貧民窟旅館案例中,並沒有任何人會因為觀光客入住到假的貧民窟而受害。但這樣一種將嚴肅的貧窮議題轉化為觀光體驗的作法,確實會讓許多人心中感到不快。

當然,營利或非營利的屬性並非絕對的標準。以第二個案例,非營利組織所舉辦的國際志工活動來說,也有批評者認為,國際志工活動往往花費大量資源及人力,但能提供給當地民眾的卻往往不成比例。實際上,我們也能夠理解,如果將動輒數萬到數十萬元的國際志工活動報名費捐給當地的組織,讓他們能夠聘請工作人員,或是添購所需設備。


▲這類體驗貧窮旅遊引起不少爭議/示意圖/Pixabay

這麼做對當地民眾的幫助,恐怕會遠大於找來一位語言文化都不通的短期國際志工。也因此,許多國際志工活動另外標榜的重點會放在參與者的自我成長與學習。如前面引述的報導採取的就是家長將小孩送出國「體驗貧窮」, 讓他們學習「感恩」、「惜福」的觀點。許多批評者指出,這種將他人的苦難變成累積個人資歷,或是透過體驗異國生活以促進自我成長的作法與思維,也是另一種消費貧窮的模式。

上個世紀末知名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在《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一書中質疑,媒體所不斷呈現的各種戰亂災難影像,究竟是激起人們對於暴力的痛恨,還是會讓讀者更加麻木不仁?旁觀他人的痛苦是為了記取教訓,還是滿足我們內心窺伺的邪淫趣味?而不管是貧窮旅遊或是貧窮體驗,都讓人們從單純的旁觀,更進一步成了「參觀他人之痛苦」或者是「體驗他人之痛苦」。

當然,參觀或體驗亦可能只是單純的消費。然而也不能否認,不論是參觀或體驗,都比起旁觀來得更加積極。也確實人們可能因著參觀或體驗而更加認識議題,或者激起後續的行動。但我們也不能鄉愿地認為既然所有的參觀、體驗活動都有正面影響的可能性,所以將其等同視之。在南非的貧民窟旅館,跟臺灣民間團體的街友體驗活動之間,還是有著高下之分。

*本文摘錄自《社企是門好生意?社會企業的批判與反思》

作者: 徐沛然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