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比實作重要?復健表排滿滿「病人卻在亂晃」 她嘆:都只拚募款
※本篇【小檸檬】專欄文章作者為代筆,內容為受訪者經歷,涉及個人觀感,請斟酌閱讀。內文皆使用化名。
※職業:社福團體員工
文/火閃電載不動的胖女巫
每三年一次,社福機構都必須接受評鑑,對於評鑑的制度,一開始我覺得這是需要的,但是在聽到一些同事討論其他機構怎麼應對評鑑這件事情之後,我開始對於這個機制感到疑惑。
▲所有社福機構,每三年要接受一次評鑑(示意圖/當事人提供)
其實對於機構的老師們來說,評鑑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要準備一大堆文件資料,也就是說,他們每天除了上班之外還需要應付一大堆紙本文件,許多老師因此每到評鑑年度就很焦慮,加班加到天昏地暗,所以一講到評鑑大家都很頭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為什麼會這麼重視評鑑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機構來說,評鑑的優劣代表機構的好壞之後,評鑑出來成績很差的除了面子上靠不住外,還會被要求限期改善,期間內沒改善的,就會被罰款,再不改善最後就會被關掉。
聽起來似乎是個良好立意的的規定,但事實上,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取巧的機構不在少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前和同事們聊起評鑑的事情,大家都說,像我們機構這麼傻,會乖乖按部就班完成評鑑的人不多,很多機構都很取巧,有的機構會專門請一個對評鑑很了解的資深老師,專門來做所有關於評鑑需要的文書工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很多機構也流於形式,教案上面排定服務對象每天要運動多久時間(心智障礙者老化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很多,所以適量的體適能運動加強他們的肌力,減緩他們的老化速度),什麼時候要做手部訓練……但是很多機構除非有人來參觀,不然幾乎就是放著服務對象無所事事,教案上面排的行程都只是給評鑑看的,讓評鑑這件事情完全流於形式。
所以說,到底機構評鑑能不能完全顯示出一個機構的專不專業?聽到同事說的話之後,我不否認對於這個機制產生了疑慮,但是一個沒有人可以監管的機構更讓我感到恐懼,因為表示沒有人可以知道或監管這個機構裡面到底是怎麼行事的。
那次的閒聊中,同事笑說了一件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他說,曾有一次參加一個給機構人員的課程,下課休息的時間,某個大機構的人一直對大家說,他們有多不容易才能幫服務對象洗澡,並把這件事情描述得非常了不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福機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但同事心裡覺得:「幫服務對象洗澡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因為我們機構每天都在做啊!」
同事當下忍著不要吐槽,看著對方唱作俱佳的表演著他們機構有多偉大這齣戲,心裡非常不以為然。那天最後的結論是──「要知道哪個機構比較好,就看某些機構的大主管,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哪個機構就能知道。」
因為,只有內行人才知道哪些機構真的是在為服務對象著想,而不是只顧著募款、放服務品質日益惡化,這比看評鑑結果還要來得真實呢!
鍵盤小檸檬臉書社團 快加入聊聊你的工作奇葩事!
鍵盤小檸檬 長期徵集來自各個特殊職業領域的駐站作家!你是特別領域的達人嗎?你有別人沒有過的職業經歷二三事嗎?不論是有趣的、新奇的、爆笑的、感人的、恐怖的,歡迎和我們分享你的職業小故事!歡迎來信r4517@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