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鱸鰻」的台語發音嗎? 專家:講成流氓就太俗了
文/ 曹銘宗
繪/林哲緯
「鱸鰻」是台灣溪流的鰻魚,被影射華語為非作歹的「流氓」,所以「大尾鱸鰻」指大流氓,也成為電影片名。其實鱸鰻的本名是「蘆鰻」,在台語發音「鱸鰻」與「流氓」也不相同。
鱸鰻被比喻惡人,大概與夜行性、大又生猛的掠食習性有關。有趣的是,台語「鱸鰻骨」卻指帶有「鱸鰻性」的人,用來比喻懶惰、整天無所事事的人,因為據說鱸鰻在白天就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看起來不怒而威,有點小可怕。(圖/由貓頭鷹書房提供)
現在台灣人對這種溪中大鰻的名字,根據的是《臺日大辭典》使用的漢字「鱸鰻」。戰後,因台語「鱸鰻」與華語「流氓」(ㄌㄧㄡˊ ㄇㄤˊ)諧音,才讓人誤以為台語的「鱸鰻」與「流氓」同音同義。其實,從鱸鰻在清代台灣和福建方志的稱呼「蘆鰻」,才能看出命名的由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諸羅縣志》(一七一七年):「鰻有烏、白二種,烏者為上。又溪有蘆鰻,赤黑色,大者十餘觔(斤),以食蘆芽,故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淡水廳志》(一八七一年):「蘆鰻,近內山溪澗甚多,天寒出遊澗邊,食蘆竹心。」
● 泉州《晉江縣志》:「蘆鰻,大如升,長四五尺,能陸行,食蘆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日本時代台灣文人連橫《台灣通史》:「鰻,鹹水亦有。別有蘆鰻,產內山溪中,專食蘆茅,徑大及尺,重至數十斤,力強味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文獻提到蘆鰻會吃蘆竹心、蘆芽、蘆筍、蘆茅,指的都是蘆竹的嫩芽。蘆竹並不是竹,而是台灣原生蘆葦屬(Phragmites)植物,分布內陸溪邊。
蘆鰻身體有黏液,可暫時離開水裡爬到陸地,除了吃水裡的魚蝦,也吃岸邊的青蛙,甚至路過的小雞小鴨,尤其還會吃蘆竹的嫩芽,這是牠給人最特別的印象,也是此鰻以「蘆」為名的由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曹銘宗
繪者:林哲緯
本文由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