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營養午餐「麵包+牛奶」 美援小麥讓戰後國民抽高10cm!

文/阿雜

上集提到日本人營養午餐愛吃麵包,講到麵包,大家還記得阿雜之前寫過一篇麵包的雜智嗎(忘了的去複習!),當時有提過日本麵包近代的快速發展跟二戰後大量進口美國小麥有關,其實這個政策也影響了日本的營養午餐喔!


▲美國輸入大量麵粉進日本,影響了日本麵包的發展(圖/阿雜提供)

一、營養午餐吃什麼?是陰謀還是援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日本對於學童的營養午餐非常重視,從出版了許多學校餐點的食譜跟拍了與營養午餐有關的日劇就可見一斑(有興趣的人可去看看《Chef~三星級營養午餐~》,台譯《女王的營養午餐》)。

▲《女王的營養午餐》就是一部與營養午餐相關的日劇。(圖/截自緯來日本台官網)

因為日本政府體認到學童的營養影響的是日本人的未來,以結果來說的話算是成功的,戰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成長了十幾公分,當然影響跟身高的要素很多(混血之類的),不過固定的營養攝取一定是主要原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集提過日本人初期的營養午餐是飯糰跟鹹魚味噌湯之類的食物,不過在很多影視作品都可以發現,現在日本學童午餐一人一瓶牛奶是常態,跟麵包也是常見的組合,這就跟美國人有很大的關係啦。

▲牛奶是日本營養午餐中的固定班底 。(圖/阿雜提供)

二戰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援助許多國家脫脂奶粉,日本是其中之一,包括台灣也都因此受惠。對於當時的兒童來說,這是難得補充鈣質的時刻。而美國為了推廣自家生產過剩的小麥,也幫助各國成立烘焙技術的中心,賣了很多麵粉到日本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麵包跟米飯相比,更好保存且容易統一製作,與牛奶也更搭,所以真正開始普及的營養午餐,幾乎都是午餐麵包跟脫脂牛奶的組合。

二、麵比飯好?

可是日本戰後產業也開使慢慢復甦,稻米產量從戰時的不足到80年代時已經變成生產過剩啦,因為學校供餐都習慣吃小麥做的麵包了(而且早期的小麥價格幾乎是稻米的一半而已),這樣不行,對本土農業不利呀~所以後來日本人也改了法令,開始推動米食文化,才慢慢讓學童的營養午餐上增加米飯出現的次數。

不過,不得不說美國的「麵食推廣運動」實在是相當厲害的行銷手段,除了可以扮演糧食不足國家的救世主,同時也能幫助美國本土的農業,因為美國有個《480公法》,可以讓外國政府用當地貨幣購買美國過剩的農產品。

人的飲食習慣本來就是一種養成,從小就習慣小麥做的食物後,到大了幾乎也會喜歡吃並會持續消費,日本人的年均小麥消費量,可是從1935年前的13.5公斤,到了2000年變成43.5公斤呀(台灣人的年均小麥消費量則是從6.4公斤成長到32.6公斤)。

而當崇尚西方文化時,東方人總會開始懷疑自身是否有缺陷。當時的社會風氣

竟然演變成吃米飯容易生病、米飯只有澱粉沒有營養容易早死、吃麵食皮膚會變更白......等等的奇怪邏輯。甚至日本麥當勞的創辦人藤田田(Fujita Den)1971年時為了行銷麥當勞,還說出了以下名言:

「日本人之所以四肢短小、面黃飢瘦,就在於兩千年來只吃魚和米飯。如果我們持續不斷吃麥當勞漢堡和薯條,一千年後我們就會長得更高、皮膚變得更白,頭頂還會冒出金色的頭髮。」

這個...超級賽亞人?

三、台灣的營養午餐現況

台灣的營養午餐大概是這樣發展的:

1951年接受美援,喝起了牛奶吃起了麵包,大大改善了兒童的營養狀態,營養午餐的基礎慢慢建構出來,如果你爺爺奶奶八十歲以上的話,你回去問他們,一定都排隊喝過奶粉,我阿公還留有幾件以前用美援麵粉袋做成的「中美合作」四角褲咧。

1957年台灣省教育廳與農復會在屏東幾間山地學校開始實驗性的推廣營養午餐,後來世界農業糧食組織(世糧)也來幫忙。之後幾年美援結束,台灣隔沒多久也退出聯合國,世糧援助的午餐物資結束,政府決定自立自強才有了更完整的發展(這個脈絡跟日本有沒有很像)。

台灣當年的貶米褒麵也很嚴重,大概是因為覺得吃什麼會像什麼吧(吃麵食會變得像西方人一樣白高壯?),不過在1980年代,台灣也開始推廣米食了。阿雜覺得,其實吃麵食還是米食都好,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喔。

題外話:

大家喜歡你們學生時期的營養午餐嗎?似乎許多人都覺得不太好吃,菜色不豐富之類的。不過台灣的營養午餐有個很艱難的困境,因為每餐能用的價錢壓得太低了,全台校園營養午餐平均成本不到40元,40元在現在能買到什麼好食材呢?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政策考量、人事成本跟少子化也是原因之一,幸好近年開始有比較多人關注這一塊,政府也有了相關行動。兒童的健康絕對是國家發展很重要的一環,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懷身邊的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吃飽飽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