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醉生夢死》看華人社會縮影 不怕愛在心口難開 只怕家人誤解成傷害

文/老派假文青 #老派電影片單

談到可以呈現華人社會的電影,張作驥的《醉生夢死》是其中一部代表作,鏡頭記錄著市井小民的縮影,將生活中對於家庭的無奈感放大,也蘊含著導演對於母親的愛。

有趣的是,這部片的角色大多是為演員量身訂作,而片名《醉生夢死》可拆為獨立的四個字,代表四個人物不同的生命旅程:


醉,是沈醉於酒精的母親,戲份不多卻演繹出華人女性的無奈,遭逢丈夫出軌、兒子出櫃,她找不到生存的價值,只好日日夜夜借酒澆愁。

生,是不顧一切求生存的碩哥,外表看似光鮮亮麗,擁有穩定的工作和女友,但金玉裏頭全是謊言,所有的生活都只是假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夢,是到美國追夢的上禾,擁有高學歷的他是名同志,承受不了母親的嘮叨,只好逃離到國外,但終得回到台北面對生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死,是人生被打上死結的老鼠,活在哥哥的光輝下被比較,受不了母親的碎念卻得照顧她,好不容易偷閒放假回來卻見證悲劇,愛情與親情皆走入死穴。


「我又想起我思念的人,希望他們可以像螞蟻一樣,圍在我身邊,不會離開。」

電影以「老鼠、蛆、螞蟻」烘托氛圍,呈現底層之感,如同《煎熬》一曲的mv,人在卑賤時會和這些生物共處,和片中的援交妹、牛郎、雜亂市場、昏暗巷弄扣和著,搭配剪接上凌亂的敘事,將時空徹底打亂,反映角色們的心緒也同樣混亂,愛恨交織、推卸責任埋葬情緒,每個愛都被現實給摧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親情是最難經營的情誼,關懷與忍耐經常失衡,長輩的嘮叨使得晚輩疲倦,兄弟的成就相互被比較,導致家庭分崩離析,但歸咎於根本,每一份情感都是建立在「愛」上,因為深愛著家人,希望他們可以過得更好,卻被錯誤的表達方式擊潰,耳提面命、良藥苦口,變成彼此傷害逃避的局面。


「我怕你出去給人欺負…怕你被說不男不女…」
「根本沒有人這樣想!爸也沒怪妳!不會有人看不起我!我永遠都是妳的兒子啊!」

電影的其中一條支線,敘述著男同性戀的處境,母親不願承認兒子的出櫃,導致他離家出走到美國追夢,這可以呈現公投時期的台灣風氣,母親的角色如同「愛家盟」,因為心疼孩子「怪異」的性向,害怕他會因此被歧視傷害,於是以自己的方式盡力保護,用責備批評試圖矯正,希望男生能符合常規喜歡女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孩子而言,母親只是一味的抗拒,墨守陳規,維持刻板與傳統,這不是「愛」該有的表現;反之,如果是一位愛子心切的長輩,應該要支持這段感情,而非捍衛道德底限。站在兩個不同的角度,初衷都是展現愛的本質,可惜愛被衝突消磨殆盡,這就是親情的無奈:明明心裡愛著家人,卻敗給了表達與現實。

《醉生夢死》是當年金馬獎的開幕片,導演張作驥在入獄前錄了這一段話:「對母親的愛,承受的壓力想拍出來,我覺得我盡力,跌倒了就該站起來,有挫折就該往前,沒有過不了的事,只有過不了的心情。」我想,也許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與變數,我們得不斷處理情緒和事件,但也會有暖心的插曲,如同片中的老鼠遇見啞巴,那些不需解釋的眼神與默契,是值得人們期待繼續生活的。

至於親情,是一生的羈絆,一輩子都得學習表達與感受,是沉重的,也是美好的。

【 來老派假文青的粉絲頁點讚~裡面給你更多故事、音樂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