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放榜新聞,沒排名就沒傷害?  淪為心知肚明的鴕鳥心態

※本篇【小檸檬】專欄文章為投稿者經歷,涉及個人觀感,請斟酌閱讀。內文皆使用化名。
※職業:教師

文/皮諾丘

高雄中學與女中的學生近日發起一項運動: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運動背後的理念在於終止每年各種考試放榜日之後,各級學校與媒體聯合發佈的各種榜首新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校大大小小的考試,都禁止公佈排名,所以家長或學生只能拿到,看得到自己分數的成績單,而成績單上面是看不到自己在班上或全校排名的。但事實上,不會關心排名的,是那些在學習這條路早已自我放棄的那些陪讀學生,其他大部分的學生則會透過各種管道去探聽評量,了解自己在這個團體的排名是否有達到預設目標。因為分數容易受考題難易度而浮動,唯有透過團體排名,才能知道自己的程度是否有所進步。

不公佈排名的原因,大抵是為了顧及班上其他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及其家長感受,關於這一點,我也認同,所以現在的成績單,校方做了權宜之計的變革,以筆者女兒的成績單為例,除了看得到自己各科的成績之外,學校在成績單不起眼的角落標上兩個小小的數字(7;58),校方跟家長之間心照不宣,前面的數字是班排,後面的數字則是校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學成績單。(示意圖/翻攝自亞洲大學)

除此之外,學校在朝會時間表揚各班前三名的作法,同樣令我感到匪夷所思,因為不能公佈排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這些敏感字眼是絕不能出現的,所以學校的權宜之計是用特優、優等、甲等去作為前三名的代名詞,不然就是連頭銜都不唸,但大家還是聽得出來,先唸出來的是第一名,其次是第二名,最後是第三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掩耳盜鈴」的故事,學校做了完美的詮釋。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學校在頒發各班前三名的時候,刻意不唸出名次,可是在舉辦運動會的時候,卻又很自然地透過司令台廣播器唸出男子100公尺第一名王大明、第二名林小刀……,運動成績跟各項才藝競賽優異的同學,可以很大方地接受學校表揚,公告周知,我是第一名,接受學校的表揚、眾人的掌聲,而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就只能低調,因為早期升學主義的舊思維,將成績好的那一群人神格化,彷彿考上好學校,就是人生勝利組,學校資源分配不均,所以為了扭轉這樣不正常現象,讓每一個學生適性揚才,產生了鐘擺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矯枉過正。

就拿這次雄中、雄女發起的「終結放榜新聞」活動來說,我們都知道,會選擇唸高中的學生,在運動、才藝、表演方面可能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普通高中的強項就是升學,所以我們不會在HBL看到建中對決雄中,也不會在黑豹期的八強決賽,看到南一中對決中一中,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松山高中可以拿HBL冠軍,是因為松山高中吸收了全國各縣市的國中籃球好手,其他沒進八強的學校,不代表他們付出的努力比你少,所以不應該報導那些在體育競賽拿前幾名的新聞。

同樣的道理,考進雄中、雄女或建中、北一女的學生,難道都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考滿級分?學校不應該將這些滿級生學生當成招生的看板或是主動安排學生受訪,但是依這幾天的新聞熱度,恐怕會形成一種寒蟬效應,那些辛苦2年半,考出好成績的學生,在各方無形的壓力之下,恐怕也沒有人敢接受媒體採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據筆者觀察,這幾年媒體也開始會試著報導一些非滿級分學生辛苦求學故事,或一些非明星高中校長辦學成功的經驗分享,上位者及主流媒體應該要自我警惕,不要把鎂光燈或教育資源通通集中在某些人身上,但也不需要矯枉過正到避之唯恐不及。

最後我想說的是,沒有排名,就沒有傷害嗎?那以後就請政府部門帶頭做起,不要在公佈台灣在世界上的各項排名,縣市長的滿意度調查也都不用做了,台灣參加亞奧運,也不要公佈排名及得金牌的數量,這樣會傷到那些付出加倍努力卻沒有拿牌的運動員的心,大家心知肚明,刻意不公佈排名,不過是一種鴕鳥心態罷了。

職業│主題投稿 你也有不吐不快的工作奇葩事嗎?現在來投稿,發洩負能量、還有機會成為駐站作家,下個主打星就是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鍵盤小檸檬臉書社團 快加入聊聊你的工作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