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腦「傾聽」活該被同事冷落! 語言專家:同理心很重要
文/安卓雅‧布蘭特(Andrea Brandt)
譯/ 祁怡瑋
學習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
如果你參與過小組討論,你可能就碰過這種情況:某個人一心想讓大家聽他的意見,結果他都沒在聽別人討論。他在腦海裡演練著自己的台詞,殊不知話題已經轉往截然不同的方向,於是他一開口就顯得偏離主題,或者他說的話別人已經在他恍神時說過了。
雙邊談話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聽」是一種被動的活動,就生理構造而言,我們的耳朵天生就是保持常開,聲波穿過耳道,被內耳的神經末梢接收。
「傾聽」就不一樣了,「傾聽」主動得多,也全面得多。除了耳朵本身,傾聽還牽涉到大腦的思考、記憶與感受。「傾聽」和「同理心」是一對好搭檔,有它們聯手,就能破解兜來兜去吵不出所以然來的爭論。你可以透過傾聽培養同理心,而同理心又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讓傾聽發揮效用的重點如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注於當下。清空腦袋裡與眼前談話內容無關的思緒,撫平自己被對方一開始說的話激起的不悅反應。
*卸下以小我為中心的防衛心態。無論是你或對方,如果憤怒或其他情緒太過強烈,不妨提出容後再談的建議。對方如果說了什麼負面的言語,不要以牙還牙或拂袖而去。
*抱持正面的想法和感受。將心比心同理對方,要知道他的出發點是正面的,他對你沒有惡意。
*把重點放在重點上。聽對方說話時,找尋你認同(或多少有點認同)的點,以你認同的點為基礎建立共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童年經驗讓被動式攻擊者認為沒人要聽他們的意見。周遭旁人若能練就一身傾聽的功夫,不僅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對於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也將大有助益。
(下圖為本書作者安卓雅‧布蘭特)
肯定並接納對方的感受
另一個幫助被動式攻擊者的技巧是肯定他們的感受。這麼做證明了你有在聽、你聽進去了,而且你對他們有共鳴、你們雙方都有同感。諮商時,我常看到個案渴望自己有人傾聽、有人理解。當家人不認同他們,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心裡的憤怒就會越積越深,而我們已經看到這對被動式攻擊行為有什麼影響了。
當我們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劇終亮燈時,我們首先可能會彼此互問:「你覺得怎麼樣?」對多數人,這只是單純的交換意見,不管作何回應都不涉及彼此的自尊。事實上,我們可能很享受一來一往聊聊彼此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誰表現得最好之類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真正的認同涉及更為深刻的層面。隨著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寬廣、複雜,父母應該要能協助他們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感受。然而,我們已經看到,有許多父母因為自己對情緒的畏懼,因而忽略或搞砸了這個任務。這是其中一種日後養成被動式攻擊傾向的童年生長模式。周遭旁人可以幫助被動式攻擊者修復這道童年的舊傷,而透過果決型溝通給予他們認同,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1. 回想對方說了什麼。覆述對方的說法,不要加進你的個人意見,以確認自己清楚了解對方。你要用心傾聽,有時可能要來回覆述不只一次,才能完全了解對方的意思。
蘇:老闆要針對新的電腦計畫辦講座,截至目前為止,我都沒有受到邀請。
比爾:所以,他們要辦講座,你想去,但你沒有受邀,是這樣嗎?
蘇:是。
比爾:可是我感覺還有其他你在意的點。這個講座對你的工作很重要嗎?
蘇:我還滿懂電腦的,但這個講座有可能幫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大家都去了,就我沒去,那我會落入什麼處境呢?
比爾:你覺得自己被遺漏了,而且你擔心後續可能對你的工作有影響。
▲用心傾聽有時要來回覆述不只一次,才能完全了解對方的意思。(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2. 肯定對方的感受。讓對方知道你懂。
比爾:換作是我也會不高興。你工作得很努力,而且你值得受到尊重。
蘇:謝了,我也是這麼想。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冷落了。
3. 展現同理心。讓對方知道你有同感。
比爾:我有過一樣的經驗。有一次,大家要去鳳凰城的分部出差,唯獨漏掉了我。我很不高興,直到老闆解釋說在他們出差時,她需要有個信得過的人留在總部。
蘇:所以我不見得是被冷落了。
比爾:不妨去了解一下。
秉持典型的被動式攻擊作風,蘇沒有主動找老闆談邀請她的事,而是直接斷定這是在侮辱她,對她的工作甚至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她的搭檔比爾協助她表達內心的感受,並探究這些感受可能蘊含的意義。他的肯定讓她有勇氣去找老闆談這件事。
結果真相大白,蘇的老闆覺得以她的專業度而言,講座的內容太基本了。他表示很歡迎她出席,說不定她還可以幫忙補充一些東西!他只是不想為了不必要的事情浪費她的時間。
*本文摘錄自《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腹黑、酸言、擺爛,好人面具下的「被動式攻擊」》
作者:安卓雅‧布蘭特
譯者:祁怡瑋
本文由 橡實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