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車啥時嗶卡」留學生好亂! PTT超舊系統也成未解謎題
文/亞然(香港新銳作家)
來了臺灣之後,有兩件事我總是想不通、摸不透,堪稱為「臺灣兩大怪象」。
第一是搭公車(即搭巴士)。世界各地搭巴士都是上車拍卡先付錢,但臺灣不一樣,而所謂不一樣也不代表像在香港搭電車一樣、下車才付錢的意思。在臺灣,有些巴士是上車拍卡,有些是下車拍卡,也有一些是上車下車都要拍卡。
我不明白究竟應該上車還是下車才付錢,更不明白「下車付錢」的道理在哪裡。香港電車可以在下車才付錢,是因為車廂設計是後上前落只有一個方向,每個下車的人都總得經過司機,也因此總會記得付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公車兩道門都可上下車,香港則是後上前下,只有一個方向。(圖/記者吳珍儀攝)
但臺灣的巴士前後兩道門,都可以上落,只要稍稍不專心,下車都會忘記拍卡,而每次忘記之後都幾乎內疚得想像粉絲追車一樣,追上巴士拍卡補付。我每次上巴士都像做社會實驗,總會目測什麼人會「忘記拍卡」,結果是很多人都會選擇「忘記」。
除了搭巴士之外,另一個怪現象就在網路上。香港年輕人都喜歡到高登、連登等網上討論區,而臺灣年輕人則喜歡用批踢踢,又叫PTT,一個極之原始、只得文字的網頁,我懷疑這個網站由一九九五年面世以來就沒有怎樣換過版面。
誰說現代人貪新忘舊不求實際?臺灣年輕人到現在都仍然活躍在PTT當中,而且未曾更新,每天仍然有很多則帖文,有很多人回應討論。甚至有人曾經寫學術論文,仔細分析PTT在臺灣社會運動中擔當什麼角色,最後結論是PTT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動員機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大多的年輕人都非常喜歡使用PTT。(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所以要做一個真正的臺灣人,例如知道當地人去哪間書局、喝哪杯珍珠奶茶,都必須潛入PTT之中爬閱不同帖文。以書店為例,倒也證明了我頗為「在行」,因為在PTT中,臺灣學生也推介我最喜歡的兩間書店:唐山書店和水準書局,都是小店,都是懂得書的人要去的地方。
記得五、六年前去唐山,找到一大堆很久很久以前的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舊版書,包括幾期由牛津出版的《今天》,收穫很豐富,行李也差點超重。現在常住臺北,也常常走去唐山打書釘,無意中找到了幾本「寶物」,是青文出版、丘世文的《一人觀眾》和《周日床上的顧西蒙》,還有一本也斯的《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逛這些小書店,無論逛幾多次都隨時會發現以前走漏眼(或者真的無端端走出來)的好書。
至於師大夜市旁邊的水準書局,大大招牌寫著「全國最便宜書店」,水準的老闆曾大福名震天下,常常向客人「推介」好書,無端端會走來跟你推銷「買十本送十本」、「這本半價給你」、「這本不好看不收錢」。PTT上面說,老闆給女生的折扣多過男生,也有些人受不了老闆的疲勞轟炸,而我也一樣,常常給曾老闆嚇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亞然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