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用哭來溝通! 「兇他不准哭」治療師:只會養成無理取鬧

文/D.K.

「嗚嗚嗚……」一名小孩在走廊上哭得很大聲。

「不准哭!噓!」媽媽在旁邊連忙斥責他。

「嗚嗚嗚……」但小孩似乎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不要哭了,大家都在看你,好丟臉!」媽媽很心急,斥責更大聲了。

「嗚嗚嗚哇……」

身為語言治療師,每次接到新案的時候,都會遇上一些特別喜歡哭的孩子。試問,讀者們在小孩子哭的時候,最常採取什麼行動呢?接下來,我以臨床工作者的身分,讓我們一起談談「孩子哭了」這件事情,以及可以的處理方式。


▲孩子「哭」不僅是情緒上的宣洩,也是一種溝通。( 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你在哭什麼?──了解「溝通意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對於「小孩哭了」這件事情,常常都是一個頭兩個大。此時,我們最常想的是:到底怎麼樣才可以讓你安靜?於是,就像上面例子中的母子的對話,越是警告、效果會越差,然後又要更加斥責、效果又更差。我們可以發現,母子之間完全沒有交集,只是看到兩個越來越焦慮的人在鬼打牆而已。

人類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其實「哭」本身也可以作為一種「溝通意圖」。溝通意圖就是「想讓對方知道某件事情的意念、動機」。這樣的意圖是內在的心智活動,常常透過「外在的行為」來展現出來。

舉例來說,課堂上老師詢問問題,我們會「舉手」。「舉手」展現了我們的溝通意圖,想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同樣地,「哭」也是一種展現「溝通意圖」的表現。小孩子的哭,不僅僅是情緒上的宣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情緒宣洩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就是「我把我的不舒服、不滿讓你知道」。這樣的狀況,在小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成熟時,最常出現。因為口語表達還沒辦法像大人們一樣精通,所以透過最原始的行去,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由此可知,每個「哭了」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待被解決的需求。

不是每個需求都合理──濫用「哭」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風險

筆者常常看見長輩因為小孩子哭了,就不斷拿東西塞給孩子,藉此「堵住」小孩的哭聲。但是,這樣的行為,會養成小孩不好的溝通習慣,小孩子可能會認為「哭就一定拿的到東西」。

久了以後,小孩就不練習用口語表達、組織出合理的句子表達需求,反而變相濫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長期使用哭的方式,容易讓孩子成為嗓音異常的高危險群。

再者,過少的口語表達機會,很有可能會使孩童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遲緩。因此,我們除了需要了解孩子哭的原因,還需要讓孩子知道用「適當的方式引導出正確的行為」。


▲大人需要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再以引導方式讓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孩童哭鬧時的建議──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

以下為筆者常用的五步驟:

1. 靜置但不離開孩子視線。
這時候孩子的情緒仍然很強烈,因此建議在一旁陪著,看著他自己哭完。過程須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不要觸碰到危險物品。讓他慢慢將情緒發洩出來。

2. 釐清狀況
孩子稍微緩和後,這時候可以先釐清孩子哭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讓孩子哭鬧的事件。如:爸媽不給買想買的玩具。

3. 幫孩子表達出情緒
這時候善用釐清的前因後果,幫孩子把讓他生氣、難過的原因說出來,反覆說給孩子聽。若小孩能力許可,可以請孩子跟你說一遍。如:「對,不能買玩具。你哭哭了。」

4. 陪伴與分散注意
帶領孩子做其他事情,或是抱著他看看周圍的事物,把這些事物說給他聽。如:「你看,這裡還有其他車車。哇,你看那個燈好亮哦!幫我把積木撿起來,放到箱子。」

5. 事後解釋
這個步驟適合理解力較好的小孩,大約四五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可以在事後解釋給他聽,記得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去解釋。例如:說為什麼不買給他那件物品、或是下次要注意什麼才不會受傷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