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拖拖拉拉不做事!運用「精準型話術」讓員工乖乖聽話
文/小羅密歐‧羅德里格斯(Romeo Rodriguez Jr.)
譯/曾瀞玉、高詹燦
對拖拖拉拉、不服從指示的下屬運用精準型比馬龍效應
「某某,那個案子的資料做好了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啊……呃,沒有,還沒做。」
「我不是說了很多次,明天會議不能沒有這份資料!沒有資料,會就開不下去了。所以我才叫你趕快做,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做呢?」
「我想說,今天做應該來得及……。只要在今天內完成就行了吧?」
如果這樣的對話,發生在你和你的下屬之間,那麼高層覺得你不會管理下屬已是遲早的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你在公司擁有自己的下屬,即有一定機率碰到這種不遵從你指示的人。若次次都發火,也會累積壓力。近來人才難尋,高層皆勒令「不可讓底下的員工辭職」,有下屬的人,應該是越發難做了。
其實,要讓下屬做事並沒有多難,可如果搞錯了方向和方法,補救起來非常辛苦,因此必須萬分注意。如果你的下屬不聽你的指示,或是不遵照指示行事,請務必試試看「精準型比馬龍效應」。
首先,所謂的「比馬龍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愈受到期待,愈會努力回應,這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一種心理性行為。
▲工作本身很單純,但同事卻百百種。(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你的能力太強了!這案子交給你,肯定能成功。你是我們公司的優秀人才,我對你真的有很高的期望!」要是聽見上司這麼說,應該有相當多人會備受鼓舞,想要回應這份期待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這種比馬龍效應的「範圍」有些過於寬廣,事實上,也有一些人並不會被這番話打動。
理由是,儘管聽到「很期待你的表現」而產生了幹勁,卻也可能一頭霧水,搞不清楚別人「期待我的什麼表現?」。就算想回應期待,也不知道該回應哪個部分、該發揮自己什麼樣的能力。
其實很多上司都落入這個陷阱,雖然知道比馬龍效應,但付諸實踐後下屬還是叫不太動,因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一定要將「精準型比馬龍效應」用得爐火純青。所謂的精準,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說話的時候,具體指出對方厲害在何處,並對此賦予高度期望。
▲若你是主管,吩咐下屬做事必須有技巧。(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相對於一般的比馬龍效應——「你的能力太強了!這案子交給你,肯定能成功。你是我們公司的優秀人才,我對你真的有很高的期望!」,精準型比馬龍效應採用的說法則是:「你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實在很強,太優秀了!下一個專案的時候,希望你能盡情發揮所長,搞定企劃書裡面的數字及營運費用。」
這之間的差異一目瞭然,下屬也能輕易理解「自己該在哪個部分發揮什麼樣的實力,以及上司期待的是什麼」。
「可是我希望他在其他部分也能夠發揮實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啊……。」我想一定會有人這樣反駁吧。
放心,請先聚焦於對方的能力,讓他精準地發揮出實力。人類具有想要回應「多餘期待」的特質,當把一件事情做得無懈可擊時,就會開始蠢蠢欲動,期待下次能有別的發揮。
「某某長官,您指示我做的資料分析全都做好了。」
「哦,果然拜託你是對的。能幹的人做事情就是快。很好。如果你還能做其他部分的話,我也想交給你做,可以嗎?」
如果你是下屬,上司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想你一定明白,當下會有什麼感想,又會如何回答。
對於管理方來說,雖然是迂迴的做法,可如果能讓下屬拿出幹勁,欣然聽從你的指示,都算便宜的了。
*本文摘錄自《難搞的不是工作,而是每天相處的同事!48個擊退辦公室小人的方法》
作者:小羅密歐‧羅德里格斯
譯者: 曾瀞玉、高詹燦
本文由 台灣東販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