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對題數多「分數卻比人低」 國中師批會考計分制度:畸形還不公平

文/皮諾丘(國中教師)

國中會考成績揭曉,緊接著就是針對這一張成績單,做好落點分析,謹慎地在電腦系統上填入「適當」的志願。事實上這幾年的考生在填志願時,壓力已經減輕許多。

會考實施第一年,只要第一志願沒上,志願序積分就會被扣分,對於分數不上不下的考生來說,填志願就像是一場博奕遊戲。幸好這幾年主事者知錯能改,亡羊補牢,改志願群方式計分,志願序計分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換言之,只要你不是亂填的話,大家在志願序積分大概都可以拿到滿分,那麼要分出高下,就只能在會考及多元表現這兩塊各自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基北區,會考拿5A的人數肯定爆表。為了分出高下,就弄出一個畸形的計分方式,也就是三等級7標示的積分換算方式。


▲國中會考成績出爐,選填志願成為學生的新挑戰。(示意圖/記者許展溢攝)

事實上,全台灣的十五個學區對應的計分方式都不一樣,就會考計分的部分來說,除了基北區之外,其他學區都是採A(精熟)、B(基礎)、C(待加強)各拿6分、4分、2分的方式,滿分是30分。基北區則是納入作文,三等級7標示,分別有對應的計分,滿分是36分。基北區這樣的計分方式,省去了同分超額比序的困擾,卻出現了弔詭的現象,也就是一個2A++3B++作文只拿一級分的學生,換算積分為26.1分;另一個拿5A作文拿六級分的學生,換算積分卻只有26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北區的多元表現只有均衡學習跟服務學習這兩項,要拿到滿分簡直是輕而易舉。換言之,基北區的志願積分跟多元表現積分在大家都能拿到滿分的情況下,最後就是比會考績分,難怪要細分到七標示。若不是拜少子化考生減少之賜,恐怕細分到三等級十標示也是有可能的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北區的計分方式明顯違背12年國教入學不要分分計較的基本精神,但其他學區的計分方式不代表就比較好。舉例來說,一個5B++的學生跟一個2A3B的學生,比總答對題數,前者可能是遠高於後者的,但是後者的會考績分卻是高於前者,這就是分數模糊化必須面對的不公平現象。


▲基北區競爭激烈,計分方式與其他學區不同。(示意圖/記者胡順惠攝)

過去學校發的學期成績單只會出現優甲乙丙丁五個等級,也是一種分數模糊化的成績計算方式。一個拿2優3丙的學生,其總分不一定會高於拿2甲3丙的學生,但沒有人會提出質疑,因為這一張學期成績單只是要概述孩子整個學期的各學科表現,並不是要和別人比。那麼到了必須要和別人比,且攸關未來三年即將就讀的學校,主事者一派輕鬆的要大家不要分分計較,未免太過理想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而言之,基北區的會考計分方式違反12年國教的基本精神,主事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叫其他縣市的家長如何能心服口服?叫其他縣市,明明答對總題數比較多,卻輸給答對總題數比較少的這些同學,如何吞得下這口氣?

分數模糊化套用在入學積分一定會造成某種程度的不公平,但我看到的是主事者對於這方面的批評,從不出面說明如何補救跟應對,因為解決的方法就是學基北區,走回分分計較的老路,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所以大家只能祈禱考運好一點,不要差一題從A掉到B,這樣一國多制的會考計分方式,大家不覺得很荒謬嗎?

粉粿相談室│主題投稿 有煩惱心事嗎?我們保護你的身分,也讓你的聲音被聽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