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長榮罷工「貪婪」? 慣老闆巴不得你一輩子不懂的勞權真相

文/島民你覺得呢

這幾天,長榮空服員處在逆風底下,吹風日曬雨淋,到今天都快垮掉她們的初衷。工會甚至將原先的8大訴求,全面聲明都可退讓。

她們背後沒有雄雄家底,有的,就是一張旁人可羨的臉蛋、一份機上服務的專業,跟面對一家以威權著稱的航空公司,用堅硬無比的態度回應她們「想要更多」的要求。

不論是業內的朋友和我說她們的惡行惡狀、還是許多人罵她們貪婪,我只想以這次的事件當引,來討論,到底為什麼在台灣罷工會如此困難?


▲長榮空服員罷工第八天,現場喊口號。(圖/記者林敬旻攝)

【課本沒告訴你的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會有罷工?這事情為什麼要影響到你我?問這些問題之前,先回過頭想想過去的國中小課本裡,有沒有提過罷工這件事?

許多人離開學校,並沒有保持吸收新知的能力,停留在學校所教導給他們的有限知識之中。要能夠建構出自己的觀點,不輕易受到世俗言論的左右,是困難的。

課本中對於罷工的描述、未來進入職場中勞權的概念,隻字不提。除了受限於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以至於台灣長期很難透過官方的課本,去了解跟共產黨相關的馬克斯主義等等內容。

大眾對勞權、資產階級和工會的認識,並不清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恰恰是老闆最不希望你有的態度。


▲勞資雙方最理想的狀態是好老闆加上好員工。(示意圖/記者范綱儀攝)

【勞權 vs 資本: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我們先以一個善意的假設來看雙邊關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闆跟員工是角色與能力要求不同,所獲得報酬的能力跟風險也不同。

在理想的勞動市場裡,老闆應該是個好老闆,發放薪水不拖欠、不壓榨,協助員工有成長;員工應盡心盡力,甚至把公司的品牌當做自己的,讓自己能力成長,好讓公司獲得更多報酬。

【現實是如此嗎?市場的殘酷,勞工不團結就…...】

其實若你經歷過打工、出社會工作,難免會碰到「慣老闆」。員工往往面對手握權力的老闆,沒有太多可以談判的籌碼。更別提,有些行業類別的職位取代性質很高,一句「不爽不要做」,就可以把想要爭取更多福利的員工換掉。

或許你會想,那是這些人沒有競爭力。

但社會的事實是:其實多數民眾正從事著取代性質高、比較沒有深度技術的行業。若要社會穩定,就得要提升就業率,自然會有大量的人進入這些取代性質很高的產業。

倘若這樣龐大的一群人並沒有團結起來,各自面對老闆,想爭取更好權益的時候,就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光了。

2016年的法國,他們負責收拾垃圾、清理下水道的工人集體罷工。整座巴黎瞬間從「浪漫之城」變「垃圾之城」。法國工會向來以強悍作風著稱,團結的力量、良好的謀略常逼使政府跟資方退讓。


▲長榮這次罷工,有許多「貪婪」、「已經過很好了」的聲音出現。(示意圖/記者范綱儀攝)

【為什麼這次空服員罷工,這麼艱難?】

這次罷工主角的航空業,本身是進入門檻極高、獲利也算微薄的產業。有時候光是一個油價攀升,就很可能會吃掉他們一季或一年的盈餘。工會和公司談判,就分別處在追求公司利益極大化跟勞工薪酬極大化的兩端。

長榮航空公司很明顯一步都不想退讓,甚至做好虧損一兩個月的打算都有。與此相對,空服員才歷經罷工8天,就已經呈現疲軟之勢,許多會員鬆動想回去上班。

罷工之所以難,就在勞工背後沒有多少籌碼。罷工是以造成公司的損失、對社會造成不便所形成的壓力,試圖逼公司讓步。

但就如先前所說,台灣的勞權意識不彰。不但其他職業工會往往形容虛設,並沒有辦法積極保障勞工權益、甚至代為向該產業的資方談判,這次社會的許多主流聲音都在在強調:「貪婪」、「已經過很好了」等等之語。工會談判策略跟決定發動罷工的策略不好,也很直接影響社會評價。

【如果她們罷工失敗,對你我有什麼影響?】

表面上看,其實沒有太多影響,因為空服員爭取的是屬於她們的權益。

但真正關乎你我的重要關鍵,在我們社會到底對罷工、自己是勞工這件事實有沒有意識?很多人會以為年薪百萬就不是「勞工」,彷彿這個詞彙只適用於在工地工作的辛苦工人們,但不是這樣。就算你今天穿著西裝跟客戶談好幾百萬、千萬的生意,只要是領人薪水的「受薪階級」,你其實就是勞工。

每一次的罷工,身為勞工的你我就應該支持。

這並不是說,我們全部都同意工會所講、所要的東西,都是合理的,而是應該這樣看:身為勞工的我們,該團結一致,在各個行業領域去為過度不合理的勞動環境、條件跟老闆談判,在其他工會努力與資方抗衡時,也積極聲援。

沒為什麼,只因為你我都是同一個陣線的人。只要是領薪水的,就算勞工階級。

願這次罷工能順利落幕,願台灣未來更多人能有勞權意識,也願這座島上的每個人,都能清楚站在自己的角度跟立場來思考:到底怎麼做,對自己會最有利?

職業│主題投稿 你也有不吐不快的工作奇葩事嗎?現在來投稿,發洩負能量、還有機會成為駐站作家,下個主打星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