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吃牛排「從奢侈→平價」 早期是階級證明,有錢就大口吃肉
在老一輩的人眼中,對於現代年輕人的「進食」方式,可能會有點不認同,畢竟總是大魚大肉的我們,健康這件事先撇除,對於食物的珍惜程度,大概也不同以往。
不過,老咪也是有經歷過「肉食珍貴」的年代,過去如果想吃個牛排,可能不像現在一樣簡單,有平價或是高檔牛排可以選擇,因為當時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牛排」。
「平價牛排」的演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牛排大概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有一些,當時的西餐廳就是給日軍、高階政府官員去的,從1951年美軍進駐開始,為了滿足美國人對肉的需求,在台灣「牛排館」越來越多,更成為許多貴族、軍官證明身分的餐廳。(畢竟一般人吃不起啊!)
然而,過去台灣人從事農業居多,要海量的吃牛肉,根本就是作夢都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傳統農業社會也不吃牛肉,國民政府來台後,才帶入了吃牛肉的習慣。到了1960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不少從商的人開始效法洋派飲食,認為「吃肉變成一種身分的象徵」,人一有錢就會開始大口吃肉,這是本性。
這時,台灣的牛肉需求量相對上升,台灣的有錢人開始想到餐廳品嘗美食、犒賞自己,學著過點洋派的生活。外國商人開始看準這點,牛肉進口量也跟著變高。
當時的台灣政府,開始發現自己「飼養牛」或許能發展酪農業,於是許多肉牛、乳牛、耕牛被飼養。台灣對於牛肉的需求,漸漸的被國際看見,1975年開始,紐澳、中南美洲的進口牛,開始以「低價」的方式進到台灣,這也是牛排館的價格戰開始,「台灣牛」的價格也就被大大的壓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牛排店四處林立。(圖/記者廖婕妤攝)
吃牛排變成一件很普通、很日常的事
價格戰一開打,不少餐館的牛排價格開始偏低,接著眾人發現,牛排變得「好便宜哦」!於是一窩蜂開始吃。加上台灣逐漸進入工商業社會,原本不吃牛肉的農村子弟到都市工作、生活後,飲食習慣逐漸受到影響,大大增加了牛排的市場。
商機一出現,出來開店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原本高級的食材供給越來越多,貴族化變成大眾化,最後「台式平價牛排風」也就吹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式牛排必備
有別於歐美的高檔牛排,台式牛排漸漸走出自己的風格,藏身在夜市、鬧區,小小的店面,從牛排賣到雞排、魚排、豬排,都要配上濃郁的黑胡椒醬、蘑菇醬,荷包蛋跟鐵板麵,這樣才是台灣專屬口味。
記憶中,從學生時期約會,吃不起高檔牛排,到我家牛排、貴族世家、孫東寶牛排的出現;出社會後,講求的乾式熟成牛排、澳洲牛、美國牛的區分。在這些背後,可沒有想到,一塊幾盎司的牛排進到台灣,有這麼淵遠的故事吧!
老咪這次的主題真的太深度,不過就算是吃台式牛排,別忘了要維持優雅的餐桌禮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