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致癌化學物的距離只有口罩 高職生懵懂「絕命實習」每天16小時
文/黃海樹(황해수)
譯/楊爾寧
正職、約聘、實習生
所謂的實習制度,是為了讓正在準備就業的學生累積現場經驗所存在的。但在這個看似美好的制度底下,卻充滿著惡劣的工作環境和低廉的勞動成本,以及企業的壓榨。
我是從高職畢業的。企業辦的高職學校,通常在高三念完就會直接出校園就業。在那段時期,我曾經到龜尾市的一間電子產品工廠「學科就業」。龜尾市放眼望去都是工廠,除了第一工業園區、第二工業園區以外,只要稍微離開住宅區或市區,也不難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我以實習生的身分在現場工作,所得知的一個事實就是:在學校所學到的內容,大部分都與職場不相符。
我就讀的科系是電子系,高職三年的生活中總是拿著焊錫,認真準備考試。當取得電子機器技能師的資格證照時,到了現場一看,焊錫的工作都是由機械在代勞。除此之外,在學校學習、練習的技術在瞬間變得毫無用處的例子隨處可見,這難免令我感到懷疑:到底為什麼我要花三年的光陰在學校?
我工作的工廠是製造PDP的地方,所謂PDP是電視機裡重要的零件之一,外表像是一塊薄的玻璃。勤務型態分為三個交替班次,上午班是早上七點至下午三點、下午班是下午三點至晚間十一點、夜間班是晚間十一點至隔天早上七點。
雖然這個制度比起其他連續工作兩班次或每二十四小時交班的人好很多,但如果被編列到週末組,就必須連續工作兩個班次才能休息,也就是在週末時,得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到工廠,會先全副武裝地穿上防塵衣、防塵鞋、防塵口罩,戴上棉手套,最後再套上橡膠手套,才能投入勤務。工廠的環境溫度約攝氏五十度,非常熱,而像我這種長時間待在玻璃岩漿旁的工作人員,所感受到的體感溫度就更高了。工作現場實在太炎熱,不到一個星期就有三個人辭去工作,而我則強忍著痛苦想要堅持下來。
一層樓有八個會噴出玻璃岩漿的機械生產線,把玻璃溶液像岩漿一樣熔化,透過機械噴出之後製成一片片的玻璃,最後掉進鐵桶裡,當鐵桶裝滿玻璃就可以開始注入冷空氣,進行長時間的冷卻,接著將它們放到磅秤上秤重,依照指定重量分裝到巨大的塑膠袋裡綁好,最後整整齊齊地放到木棧板上,好讓堆高機搬運。
若生產線的鐵桶都裝得滿滿的,就必須把它們換下來。每次裝滿玻璃,大約會花費五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如果玻璃裝得太滿,累積起來的高溫可能會引發火災,所以每一個在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都一定得聚精會神地處理每一個環節。
由於機械必須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地運轉,因此工廠裡必須隨時有人看守,無論是去上廁所、吃飯、接電話,都一定要和其他人交替著才能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也因為我們總是滿身大汗地搬運沉重的鐵桶、包裝玻璃片,所以現場都配有食鹽葡萄糖和運動飲料,是一份艱苦又重勞動的工作呢!
▲高職學了三年的焊錫技術,在職場上竟然派不上用場。(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我是實習生,還是奴隸?
當時我拿到的月薪大約是五萬七千元左右。在休息室休息時,正職員工們自然而然會聊到薪水的事情,而我則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聽著。於是,他們也對我拿多少薪水感興趣了。
「我大概有五萬七千元進帳。大叔呢?」
「哦,拿不少嘛!雖然說我拿到的也差不多啦……」
不過從他們的表情和語氣,可以感受到事實並非如此。
「請問,在這裡工作的正職員工和我們拿的薪水是不一樣的嗎?」
「再怎麼說,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吧?你們是實習生呀!」
「為什麼呢?明明在一樣的時間內做一樣的事呀!」
「講什麼話!你在別的公司也一樣,正職員工和約聘員工的月薪本來就不一樣。不然你畢業後也進來做正職啊!」
安全只靠運氣
在各式各樣的工作職場,都有著現場實習制度。在學校正準備就業的學生會去實習,或是在準備取得資格證照的人也會為了累積現場經驗而去實習。雖然在制度上看起來是勞動者和企業雙贏的局面,但現實並非如此。
實習生是為了學習和訓練才來到工作現場,所以不能做和正職勞工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但是在我實習的工廠裡,做的工作卻和正職勞工沒兩樣。
我在這裡並非只是單純在學習,而是如同勞工一般,扮演著完全相同的勞動角色。和在學校聽到「為了熟悉現場、學習工作所進行的實習」的說法完全不同。在企業的立場,則是和免費勞工或低廉勞工沒有什麼兩樣。
實習生們在工作時,幾乎承攬了所有必要的業務內容。在公司裡把零食發派到各個組別時,是由實習生拿去分發,而整理手套、口罩濾網等勤務上必要的大小備品,也是實習生的責任。
在我執勤的地方,上面一個樓層裡儲藏了很多化學藥品。雖然我不清楚是什麼藥品,但學長們總是叮囑我最好不要進到那一層樓。曾經聽別人說,那層樓裡面擺放很多超大麻布袋,而麻布袋上都寫著「一級致癌物質」、「注意」、「有害物質」等警告標語。甚至傳言有些麻布袋上還畫著骷髏頭。
有次不知道什麼原因,放在那邊的麻布袋破掉,內容物噴灑到地上,發生了外洩到下一層樓的事件。那時上司指示我到該樓層去把粉末清理乾淨,並把破掉的麻布袋換成新的。但我又不是在上層樓執勤的人,而且聽了那麼多危險的傳聞,為什麼上司還要指定我去呢?我不知所措,在原地東張西望,上司便提高音量問我怎麼不趕快上去。
「我又沒有犯什麼錯,為什麼我要去弄?」
因為實在是太害怕了,無論如何我都不想上去,而且就算我一定得上去,至少也要和一位有經驗的人同行,才能安全地處理。但是上司發脾氣地指責我,說我在胡言亂語。
「因為你最年輕。這種事本來就是年紀最小的人來做呀!」
平時尊卑的順序都是用經歷多寡來排列,這時規則就突然變成用年齡大小來排序了。
「去把口罩濾網換新的戴上,在那邊絕對不能拿掉口罩。」
接到指示說是我得去把極度危險的物質清理乾淨,而「安全教育」就只有這短短的一句話,結果最後我只能獨自一人完成這項任務,才得以下樓脫身。
▲在幾乎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實習生被迫去處理噴灑出來的化學藥品。(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做為實習生出來實習,從來沒有聽說過勤務的範圍和基準,也沒有接受過操作守則之類的教育或指示。並不是說實習制度本身不好,而是職場上盡是空有著制度,卻從來沒有人確實遵守它。
最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有實習生在職場死亡的報導,實在非常難過,而我也處在相同的立場。在實習現場不要發生事故,並非工作做得熟練與否,而是運氣好不好罷了。
教科書外的世界真的很不一樣。如果差異這麼大的話,我不知道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念書。在所有的教育過程中,都說實習是為了學生著想,但實則也並非如此。在這些以美麗的道義名分和修飾詞藻的話語背後,躲藏著真正獲取利益的人。
因為打工,我學到了……若是強求實習生和正職員工一樣熟練地工作,至少必須保障他們獲得相應的安全環境與待遇,才是正確的。
*本文摘錄自《我用打工學習這個世界:有關挫折、辛酸、老闆、現實社會,以及工作的27種樣貌》
作者:黃海樹
譯者:楊爾寧
本文由 圓神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