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把塑膠也喝下肚!一個茶包有「上百億塑膠微粒」:它無所不在
吃飽飯下午昏昏欲睡,來杯茶來提提神。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喝茶的同時,你也喝進上億顆塑膠微粒。
脫歐吵個沒完?先喝杯茶壓壓驚。以優雅喝茶聞名的大英帝國,每年喝下602億杯茶。研究指出,高達96%的愛茶人士,偏好使用茶包而不是茶葉。當你以為茶包不過是茶葉和紙的組合,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目前市售茶包為PET(與寶特瓶同一種的塑膠材質)、不織布與棉質三種。實際上,為了黏合紙片和確保它們維持形狀,又以PET材質居多,國內市場常見的三角茶包大部分屬於此類。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團隊買來四個不同品牌的茶包,把茶包打開、取出茶葉,接著沖洗空茶包。 然後,就像一般的泡茶程序,研究人員把茶包放在水壼中加熱到攝氏95度,接著看看水裡有什麼變化。最後,他們使用電子顯微鏡和質譜儀來計算其中的塑膠微粒數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令人震驚的是,一個茶包就有高達116億個微塑膠(microplastic)與31億個奈米塑膠(nanoplastic)。而茶包所沖出塑膠微粒的組成,也符合原本茶包中含有的尼龍與PET材質。
這個數量,遠遠高於先前研究發現海鮮、啤酒跟瓶裝水所含有的微塑膠量。根據一份今年六月發佈的研究,其實人們平常透過呼吸或飲食,平均一年攝入至少5萬個微塑膠。如今看來,塑膠微粒無所不在。
什麼是塑膠微粒?塑膠微粒,也稱作微塑膠,指的是5公釐(mm)以下的微細塑膠碎片,大部分是由塑膠製品或塑膠垃圾因摩擦或裂解而成。
近年針對環境中的微塑膠,以及微塑膠對生物影響的研究快速增加,目前已經在空氣、土壤,河流、海洋最深的海溝,以及最遙遠的極地都有發現微塑膠,甚至連人類便便裡也難逃微塑膠的蹤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吸入或吃下微塑膠對人體有害。但聯合國卻持保留立場,我們需更多的研究來了解環境中的塑膠到底怎麼進入人體。
台灣其實早在2011年,當時行政院消保會抽查30件市售的茶包和滷包,結果發現有22件為PET塑膠類製品,顯示用塑膠來製作茶包和滷包已是尋常包裝。
(圖/顏寧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面對消費者對無所不入的微塑膠疑慮,去年,英國最大的茶包品牌Clipper,宣佈用香蕉製成的茶包,來取代現在的塑膠茶包。還有許多茶商品牌,重新推出紙盒包裝或散裝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之,如果你真的真的很在意,那就儘量減少可能的來源,像是別再喝茶包泡的茶,自己用茶葉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