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達標老師請飲料 國中生嫌「怎麼只有紅茶」 資深師嘆:獎勵教育走偏了
嗨!大家今天過得好嗎?我是皮諾丘。教育是什麼?村上春樹說:「我在學校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在學校是學不到的。」
當教育走到必須用獎勵來誘使學生念書,這樣的教育,是不是已經走偏了?
--
筆者學校會考英文待加強比例超過50%,日前全市英文待加強過半的學校分區進行座談,美其名是座談,事實上是各校上台做報告,報告如何讓學生的英文成績進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同事轉述,長官在報告前,就先消毒的說,我知道在座的學校都是小校或偏鄉學校,學生的英文起點能力相對薄弱,但有一所學校原本和你們一樣待加強比率過半,去年成績進步到待加強比率只剩3成多,接著長官請這一所學校的校長做心得分享。
重點大概有以下這兩個:
一、 利用假日加強英文能力:依照現行規定,學校是不能在假日強迫學生到校收費上假日輔導課,我想老師的鐘點應該是家長會或是校長利用其他管道籌措,至於老師犧牲假日到校替學生上課是歡喜甘願還是其他因素,這個我就不方便講了,大家自行想像。
二、 用麥當勞當誘因:要讓學生成績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恩威並施,在零體罰政策實施之後,大概只能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花一些時間在課業 上,該名校長跟全校學生宣布,只要會考拿B,就有麥當勞。對於市區孩子來說,吃麥當勞就跟喝水一樣稀鬆平常,但對於偏鄉的孩子來說,其實是蠻大的誘因。
▲有些老師以經驗鼓吹,用請吃麥當勞獎勵學生,能夠有效提升成績(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其實據我所知,平常學生考試成績達標或是其他競賽表現優異,老師經常會自掏腰包買東西請學生吃,現在的學生跟過去少一分打一下的那個年代的學生相比,真的幸福好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完同事的轉述之後,我上網查了一下該所學校的數學會考成績,因為英數的會考待加強比率照理說會相當接近,結果不出我預料,除了英文有明顯進步外,其他科目和同質學校相比,並沒有太大的亮點。
該所學校校長是英文老師,剛好又是全市英文國教輔導團的領召,當然要傾全力做出一番成績,這就好比班級導師是教英文的,該班的英文成績一定比較好的概念是一樣的,甚至會產生排擠效應,學生為了滿足該科老師的期待,而排擠掉別科的讀書時間。
▲有時候學生為了滿足某科目老師的期待,會產生排擠效應,擠掉其他科的時間(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筆者就曾經在上數學課的時候發現底下有好多學生偷讀國文,詢問之下才知道下一節要考國文默寫,考不過要罰寫課文。結果學生上數學課的時候讀國文,心不在焉,該班的國文成績高出別班一大截,但其他科目卻沒有跟上,這樣對學生真的好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也發現,現在的學生習慣拿到老師的獎勵,有時候甚至會主動問老師,這次考及格有沒有飲料,有時候拿到老師請的飲料,沒有謝謝就算了,還會抱怨說為什麼只是紅茶,某某老師都是請珍奶。
讀書是為自己未來的人生負責,當教育走到必須用獎勵來誘使學生念書,這樣的教育,是不是已經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