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莎爸撞臉華特迪士尼!《冰雪2》彩蛋連發 馴鹿名字也藏玄機
2013年《冰雪奇緣》上映後引發一股瘋狂熱潮,電影主題曲〈Let It Go〉成為洗腦神曲,不論是大小朋友皆會唱,睽違六年後,續集《冰雪奇緣2》同樣也是受到小女孩們和眾人的期待。
究竟第二集的艾莎(Elsa)和安娜(Anna),以及雪寶(Olaf)在這趟冰雪壯麗之旅中有哪些精彩的表現呢?電影裡究竟隱藏許多趣味又不為人知的驚喜彩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貼心提醒:下文涉及《冰雪奇緣2》劇情,還沒看過電影的酸酸快回頭!
▲(圖/《冰雪奇緣2》劇照)
《冰雪奇緣2》電影一開始,父母便開始跟她們訴說小時候的童話故事,對迪士尼有一定認識的朋友都知道許多動畫電影都是改編自傳統民間故事改,像是大家所熟悉的《睡美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花木蘭》和《灰姑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冰雪奇緣》的故事正是改編自1844年(丹麥原文:Snedronningen)的安徒生童話故事《冰雪女王》的故事,《冰雪奇緣》的系列故事主軸建立於此原著上,《冰雪奇緣2》則是現代電影編劇家融合安徒生的冒險故事改編而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第二集片尾時,觀眾可以看到安娜和艾莎看到自己的父母年幼時期,北烏卓人母親小伊登娜「Iduna女王」跑到安娜與艾莎的父親小安格納(Agnarr)詢問他最著迷的書,他表示,就是知名的丹麥童話故事作家漢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書,作者正是人盡皆知、鼎鼎大名的童話界始祖「安徒生」。
▲《冰雪奇緣》系列故事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故事《冰雪女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全名為Hans Christian Andersen,漢斯王子的由來正是取自安徒生的名字,阿克則是源自於中間名字Christian,安娜和小斯,兩這個英文名字合起來ANNA+SVEN,如果用丹麥語發音如同ANNASVEN聽起來會像安徒生的諧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冰雪奇緣》中安娜與艾莎的父親安格納的原型,恰巧也就是迪士尼創辦人華特·迪士尼先生本人唷,仔細一看兩個人的造型還真有點神似呢!
▲安娜與艾莎的父親安格納(左)的原型,就是迪士尼創辦人華特·迪士尼先生(右)(圖/翻攝自劇照、維基百科)
電影中有個最可愛的新角色火靈布魯尼(Bruni)是火元素精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源自中世紀歐洲煉金術和地方傳說中的沙羅曼達Salamander,代表者具有正義感的蠑螈,萌萌的大眼配上可愛的身軀,乍看還真的會讓人以為是神奇寶貝裡面的怪獸,在動畫裡的角色設定是除了賣萌以外,可以任意四處噴射火焰,嗜吃艾莎用魔力製造出來的冰塊。
▲《冰雪奇緣2》新角色火靈布魯尼是火元素精靈,源自中世紀歐洲煉金術和地方傳說中的沙羅曼達(圖/翻攝自IMDb)
《冰雪奇緣2》中的主要搞笑角色主要由阿克(Kristoff)負責擔當,在第二集裡與安娜的關係邁入穩定的關係,因此他很想找時機向女方求婚,但每當他有機會提出這個問題時,他都會把它搞砸,或是錯失良機。
不久之後,他一直找不到適合時機告白,因此有感而發高歌一首名為「迷失在樹林中」(Lost in the Woods)的歌曲,動畫中呈現個人獨奏時的風格與曲調則是模擬早期美國1980年代的民謠風格進行表演,就像是那種80年代會看到的老派 MV 。
像是美國早期男孩團體「西城男孩」(Westlife)時期風格的音樂,例如他想去擁抱安娜,但她卻從他的懷裡消失,此段呈現手法具備濃濃的復古味,讓觀眾秒懂爆笑!
▲阿克個人獨奏時的曲調是美國早期男孩團體「西城男孩」(Westlife)時期風格的音樂(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此外,對於1970年代的著名MV,安娜的男友阿克(Kristoff)臉部出現在黑螢幕上,部分遮蓋在螢幕上,而三隻馴鹿在唱歌,出現在上半部分,這種呈現臉部一半陰暗的打光方式,看起來就像是與皇后樂團(Queen,亦譯作「皇后合唱團」)的經典招牌MV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致敬。
《冰雪奇緣2》既然是迪士尼製作的,不免可以在電影裡看到置入性的米奇痕跡,像是電影裡有一場比手畫腳猜猜看的遊戲中,雪寶(Olaf)快速地變換了幾個姿勢,其中一個姿勢是將煤放在他的頭頂上,另一個放在他的鼻子上。
他表現出來的線索是「老鼠」,但這可不是一般的老鼠喔!而是大家所熟悉的迪士尼代表角色米奇老鼠。
後來,當艾莎(Elsa)演唱《冰雪奇緣2》的主題曲《Into The Unknown》《走進未知》時,她旋轉並在甦醒後留下一個冰圈,兩個圓圈出現在該圓圈的上方,這樣圖組合成了眾所周知的米奇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