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活在「應該」下的智英 父權壓迫不分男女 別活成別人喜歡的形狀

結果我去看《82年生的金智英》了。

老實說在電影院裡面,有好幾次我都想要走出去,並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反而就是因為太寫實了、寫實到我很想要在電影院裡面罵人跟翻白眼。

我覺得很難過,因為如果身為生理男的我坐在電影院裡面都會如此坐立不安,那麼長期被這些「應該」給捆綁的女性們[1],每天每天,又是過著怎麼樣的人生?


▲(圖/海苔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每一句台詞都是血淋淋的現實

「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去找人嫁了吧,女人啊,還是家庭比較重要!」智英的爸爸說。重點是同樣為女人的婆婆也這樣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為什麼就不會保護好自己呢?裙子穿這麼短?」上一秒才被性騷擾,下一秒就被責罵。關於性騷擾,很多時候被騷擾者反而是被責罵的那一個(心理學上面稱為「責難受害者」)[2] 為什麼受傷的人要負起責任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天送小孩去上課的話,下午可以來麵包店打工,工作內容很簡單,就是結帳而已。」同樣是過來人、身兼人母的店員對還想要回去工作的金智英說。

問題是,這根本不是你想做的事,為什麼先生在小孩出生之後可以繼續做他想做的工作,而你卻要「為了孩子犧牲」打零工呢[3]?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心吧,結婚以後我也會幫忙的,早點回家,也不能跟朋友喝酒續攤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孔劉雖然很帥,不過他完全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情,就是「幫忙」這兩個字。為什麼對先生來說家庭的部分叫做「幫忙」?而對太太來說,孩子跟家庭卻是「本分」[3]?


▲(圖/《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下同)
最可怕的是,我們把異常當成平常

其他還有很多,例如父親只帶了韓國的補藥給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的兒子,但是腦袋裡面卻完全沒有想到真正生病的金智英;當兒子問爸爸「姐姐喜歡吃什麼」的時候,爸爸的回答是「應該是紅豆麵包吧?」結果其實喜歡吃紅豆麵包的是兒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一張桌子吃飯,一起生活這麼久,竟然連自己女兒喜歡吃的是奶油麵包都不知道,看起來很稀鬆平常——但更可怕的是,我們竟然都習以為常。

男性不知不覺隱約用上一代的方式來「觀看和對待」女性,而女性不知不覺接受這樣的對待,並且把它合理化,然後和男性站在同一邊,去要求下一代的女性。這就是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在《他們都說妳應該》裡面談到的「弱弱相殘」[1] 的模式。

當然,有些女生會反抗,但是卻像影片當中一樣,會被罵「不像是個女生的樣子」。大家都活在 「應該」的綑綁當中:

--對於女性來說的捆綁是:要乖、要聽話、要幫媽媽的忙、要學會保護自己、要替別人著想、要以家庭為重⋯⋯
--對男性來說的捆綁是:不可以哭、要堅強、男人要有肩膀、要有事業心、要以工作為重。

這個看起來好像不錯的「角色分工」,實際上卻抹滅了一個人自我實現的自主性(autonomy)[5]。而當一個人沒有辦法自由的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和做出選擇,就很容易生病,就算沒有產後憂鬱(影片裡面的症狀),也有可能出現焦慮、自律神經失調、或者是身體的疼痛不適[6]。

被「應該」捆綁的人生

我曾經遇過非常多「被應該捆綁的金智英們」,每次我問她們「妳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的時候,她們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或者是「我連想都不敢想」。

那時候我總是會覺得很奇怪,為何她們都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打算,直到學了一些性別課程,才發現原來社會的氛圍是——許多女人沒有自己的名字,她們的名字只有媽媽、女兒、媳婦、妻子。有些人很滿意這個角色,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被迫活在這些角色之下,所以很難活出自己。

然後我更沒有考慮到,當一個女性個案坐在男性諮商師的前面,諮商師跟她說「妳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啊」,她的感覺應該是五味雜陳的吧⋯⋯

「當一個人已經很久都活在『應該』的陰影下面,想著別人會怎麼想、其他人會怎麼說,很容易把自己的人生,活成別人喜歡的形狀,然後逐漸的忘記自己的渴望、忘記自己的想要、忘記自己的喜歡,最後,可能連自己也忘記了。」前陣子我被督導的時候,老師跟我說。

三個態度,活出平等的我們

那該怎麼辦呢?我覺得,這些被「應該」捆綁的人,他們身邊的家人或朋友,最需要做的事情是3個:「發現」、「尊重」與「支持」。俗話說大道尤簡,這聽起來很像是心靈雞湯,但卻是再重要也不過的事情了:

1.發現:活在這種「迷失自我的癌症」裡面的人(包含他身邊的人),首先要能夠從前面說的那個「夢」裡面醒來(弱弱相殘、代代相傳的性別壓迫),知道我們正處於一個「被應該捆綁的社會」裡面。

2.尊重:尊重每一個女人不只是媽媽、女兒、太太、媳婦,而是她們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同樣的,尊重每一個男性,他並不是每個工作就沒了價值,流了眼淚就代表沒有男子氣概[7]。

或許,你因為過去的一些刻板印象、文化影響,不能夠立即「接受支持」他們的選擇,但可以先「尊重」他們的選擇。例如,當一個女性很喜歡她的工作時,不要用「那這樣小孩很可憐耶,從小就沒有母愛⋯⋯」來讓增加她的罪惡感。

3.支持:以這部片的脈絡,我覺得這個「支持」女性角色最重要的執行者是男性。過去的研究顯示,在一個家庭當中男性通常是最少講話的,但男性的一句話往往有決定性的影響。

例如爺爺、爸爸、兒子可能在大家爭吵之後丟出一句話,整個家庭就會結束爭吵,或者是女性就會跳出來緩頰「好啦,爺爺都這樣說了」。尤其是受到壓迫的這個女性的伴侶,這部片裡面,就是金智英的老公擔任這樣的角色,還對她說,老公能夠請育嬰假,讓她去實踐心中的夢想,比什麼都還重要。

性別壓力的雙重捆綁

有些人看完片子會覺得,這部片講的就是父權主義如何壓榨女性,卻沒有說到女性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得到多少的父權紅利。但我覺得它真正想要表達的並不是女生有多可憐,而是社會對兩種性別所產生的「雙重捆綁」。

父權主義壓榨的並不只是女性,也是男性,讓我們被迫在一個幽微的環境裡面,在這之中,有的人有覺察、有的人不察,但許多人在這樣的環境裡都沒有辦法「當自己」,只能當一個「典型的成功男性」或者是「典型的顧家女性」。到最後,大家都只能夠戴著某種性別的面具在生活。

我覺得《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片剛好是一個開始,因為它在社群上被廣泛的開始討論、我們也開始重新檢核和注意到自己的生活,或許5年、10年的以後,我們有機會可以告別這種傳統,每一個人,都可以活成那個真正想要的自我。

相關延伸閱讀書籍

[1]《他們都說妳應該》
[2]「責怪受害者」(victim blaming),Janoff-Bulman, R., Timko, C., & Carli, L. L. (1985).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2), 161-177.
[3]《我如何忍住不踹孩子的爸》
[4]《未竟之業》
[5]性別自主和職業上面男女不平等系列的研究非常多,我列舉幾個
-Jaffee, D. (1989). Gender inequality in workplace autonomy and authorit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0(2), 375-90.
-Adler, M. A. (1993). Gender differences in job autonomy: The consequences of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authority positio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4(3), 449-465.
-Evans, K. (2006). Achieving equity through ‘gender autonomy’: the challenges for VET polic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8(4), 393-408.
[6]《疼痛的隱喻》
[7]王大維(2010)。與男性在關係中工作-男性氣概理論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輔導季刊, 46(1), 32-43.ISO 690

延伸影音:

 韓妞們都在用!IG討論爆款「神仙水、ZERO卸凝霜」超狂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