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手術醒來「痛到狂叫」 獸醫卻回:動物不會痛! 不是冷血其實有原因
「陳醫師,我們家狗狗長期都在XX動物醫院看診,那個醫生真的很神耶,講話很有氣勢,我認識的狗友貓友都讚不絕口!他們都說,每隻醫不好的去那邊都會突然變得很好!」
每次聽到飼主跟我說類似的話,我心裡都會莞爾一笑。
或許是台灣人、亞洲人的民風使然,大家對於選擇「醫師」,有一個難以割捨的慣性是「追求名氣」——而人們對於醫療行業又有既定的權威性形象,一般來說,符合大家對「名醫」的形象,大概就是中年、男子、講話有威嚴不容反駁,如果看起來年過四十,會更增添可靠性。
事實上「名醫」真的值得信賴嗎?年紀大的獸醫師,就代表「經驗豐富值得信賴」嗎?
其實,飼主們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經驗,三十年前,台灣有多少人將動物視如己出,會願意花金錢來冒險救治動物的生命,或者,只是改善牠們的生活品質?
在物質上不豐滿的七零年代,大多人養寵物都比較隨性,隨便一點剩菜飯就能打發,如果動物生病,多半也是聽天由命為主,上診所求治的並不多見,即使上了獸醫診所,在專業發展以及金錢限制之下,能做的醫療選項也是不多,大概很多狀況都是獸醫師說:「我打一針試試看,剩下的只能靠牠自己囉」,類似這樣,比較消極、保守的治療。
但在今天,伴侶動物在台灣,又是個多麼不同的社會風氣呢!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少子化讓人們更有心力花在照顧動物上,不但動物生病要醫治,平常也要打預防針、健康檢查、甚至洗牙保健呀,動物醫療的領域日新月異,可都是早年的獸醫很少接觸到的領域!
比如「止痛的觀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現今的伴侶動物醫療中,已經是很普遍的概念,不過,這樣的概念,在早期的獸醫教育中,其實是沒有涵蓋的,也因此,我們同業聚餐交流時,常常會遇到下面這樣的狀況:
「醫師,牠是不是很痛呀?為什麼叫得這麼淒慘?」
『啊不會啦,動物不會痛,這只是麻醉甦醒的正常反應!』有經驗的獸醫師如是回應。
聽到這樣的話,當下一定會相當傻眼,可能會想,怎麼會有這麼冷酷又沒有常識的獸醫師?動物當然會痛呀,而且「止痛」是非常重要的專業知識,如何給予止痛、判斷動物的疼痛,都有一定的標準,這麼有經驗的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回應?
但情緒和緩過後,和不同的獸醫師交流聊天,我才終於了解,這樣的狀況其實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原來二十多年前的獸醫教育,真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早年的獸醫,較多著重在經濟動物(牛馬羊豬雞)的醫療,很少探討到動物福利與權利的課題,自然,這方面的知識也未有學習,得靠著個人持續進修才有可能更新。
當然,一位獸醫師只要秉持著良心行事,持續進修,自然可以提供符合專業水準的醫療,和年齡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學習的熱忱與專業的進修,才是其中的關鍵。
也因此,執業的時間長短,確實不完全等同於技術與知識的成熟飽滿呀!希望這樣的想法,可以做為大家挑選適合自己獸醫師的參考——年齡名氣性別都不是醫術的保證,有時候,真正能幫到家中寶貝、經驗技術知識良心齊備的獸醫師,真的不是你「想當然耳」的那種形象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