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的v.s不能說的」差距在哪? 說話藝術關鍵:共情別人感受
還是小孩的時候,童顏童語亂說話還能被當作不懂事原諒,但長大後就要分得清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因為人們總在這種時刻犯下錯誤,可能導致關係破裂、失去工作、失去機會等等!
近日日本推特上一篇熱門討論的推文,推主@ryu_以一句話形容抉擇說話的重要性:
在「可以說的」和「不可以說的」話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可以說的」,但取而代之的就是你的評價會下降。
網友對這句話共感很深,紛紛留言表示:
「我真的很害怕開口,因為我不知道可以說的事情和不能說的事情之間的界線」
「我從漫畫《花之慶次》中得知一句話說:『一旦你說出來,剩下的就是生命的交換!』」
「有些話真的不必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在發文前都要想想有些話是不是真的要說」
「說句公道話,這世界很多沒意義的事情,說出來只會讓事情更複雜」
不過也有人認為,事情就是要說出來才得以被重視或解決,放在心裡只會積累不滿:
「但我覺得有時候就算評價下降,你還是得講出心裡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如果不滿已經超越評估了,那還是得說些什麼會更好,放著不管只會讓不滿更深」
「如果你害怕說出來,你就什麼都沒辦法做不是嗎」
「如果你一點也不在乎這個世界對你有什麼評價,那說不說結果是什麼根本不重要」
分辨有些話能不說的最重要差距,就在說出口前,先共情別人聽到這段話、這些觀點的想法是什麼!可以試圖在說出話前先拉低語言力道的強度,若對方能夠接受再慢慢清楚表達自我立場。
另外,有時也不是說出的話不夠委婉,而是角色問題,若在下對上的關係中,常常就可能是弱勢的那一方,這時候說出口的話就要委婉且包裝換句話說。
例如:在學校,面對一位嚴厲的教授給予的報告內容認為有問題、有難度,你想提出意見時就不能說「教授,你的報告時間給太短了,可不可以再長一點?」這時候就算對方知道自己的內容很刁難學生,也會先入為主認為你是不上進的學生,更不可能聽取你的意見。
可以把話改成「教授抱歉,我這麼說你可以先參考看看,我認為這個報告需要花費的時間很長,包含討論、找資料、彙整到做出報告檔案,需要花的時間不只這樣,為了避免大家短時間要趕完又愛臨時報佛腳成果不好,不如再多加一個禮拜感覺會比較充分,最後怎麼決定還是以教授為主。」
以上依舊把自己給予教授建議的身分保持下者,且語帶保留的尊重教授的意見,這樣聽取你意見的機率較高,不然對方通常都不是覺得你的建議不好,而是覺得你講話很白目,更不想聽你說的話,進而變成本文所說的-「你可以說這些話,可是你評價會變低。」
撰稿後記
凱特認為,長輩也是同樣的道理,老一輩的人不是不能接受新觀念,而是後輩說話或建議的身分不對,長輩愛面子的狀況下更不可能承認正確的事情。
via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