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美女攝影師,發現台北最美散步地圖
文/時淒宮分
除了在馬祖當兵的幾個月,時淒從未離開台北生活過。儘管如此,有時一個彎拐進了未曾造訪過的巷弄,那讓人熟悉卻又有些距離感的街道,依然給我一種彷彿回到故鄉的微妙感觸
(▲金山南路二段巷弄,林花仔攝)
似曾相似,台北就是有這樣的魅力。最近大陸網站知乎剛好討論到「台北鮮為人知但很有意思的景點」,我們就跟著美女攝影師林花仔的腳步,一起閱讀她為我們整理的台北最美散步地圖吧~(圖文由林花仔授權轉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咱們今天的美女攝影師兼導遊─林花仔)
《文章很長,但很值得讀完。如果沒時間…拜託存到最愛嘛,有需要時可以翻一翻呀》
【永康街、青田街】
永康街不似夜市那般嬉鬧繁華,卻也遍布著台北地道的美食小吃。路口的天津蔥抓餅永遠大排長龍,不遠處的府城美食可以吃到地道的台南風味,躲進大隱酒食也真有一種隱於鬧市的感覺。時髦的咖啡館,講究的茶屋,漂亮的服裝店,永康街就是每一條小巷都能找到驚喜的地方。
永康街不似夜市那般嬉鬧繁華,卻也遍布著台北地道的美食小吃。路口的天津蔥抓餅永遠大排長龍,不遠處的府城美食可以吃到地道的台南風味,躲進大隱酒食也真有一種隱於鬧市的感覺。時髦的咖啡館,講究的茶屋,漂亮的服裝店,永康街就是每一條小巷都能找到驚喜的地方。
青田街在日治時期曾是台北帝國大學教授的宿舍區,如今絕大多數的建築已不再保留原有的樣貌,只剩下綠蔭大道和古木參天提醒著我們歲月的流轉。
沿著車水馬龍的金山南路走,在二段203巷往內一轉,風景變幻,一大片的日式宿舍群,彷彿電影裡的場景一般。這裡舊名「錦町六條通」,在過去是總督府基層公務員宿舍,不大的空間如今看來卻也小巧可愛。曾經這些房子是沒有圍牆的,僅以七里香作為綠籬;如今則改為紅磚牆,別有一番風情。
【寶藏巖】
從熱鬧的汀州路上轉個彎,經過五彩斑斕的塗鴉街,就會來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彎彎曲曲的小徑,沿途是綠色林蔭,古老破敗的老宅依山勢而建,起起伏伏,錯落有致。
從熱鬧的汀州路上轉個彎,經過五彩斑斕的塗鴉街,就會來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彎彎曲曲的小徑,沿途是綠色林蔭,古老破敗的老宅依山勢而建,起起伏伏,錯落有致。
寶藏巖最初只有一個比丘尼一間廟。1960年代開始,軍方默許外省人在此定居,到了1980年代已發展到兩百多戶。2004年台北市將寶藏巖訂為歷史建築,市政府堅持所有住戶必須搬離,並於2007年完成遷村計畫。
雖然人走茶涼,寶藏巖仍保留了四十多年前的聚落型態,並且搖身一變成了國際藝術村。當初盤踞山坡上不利於居住的違章建築,現在卻是藝術家及文藝青年趨之若鶩的熱門場所。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跟101大樓並列。消失的城中村落復活,正是人們懷舊情懷的延續。
【廈門街、牯嶺街】
1895至1945年台北都市計劃的版圖逐漸往城南擴張,廈門街牯嶺街一帶興建了許多官舍,這些多為木結構建築,儘管因應台北盆地夏日的高溫高溼度而改善了建築工法,仍不敵歲月的摧殘。
1895至1945年台北都市計劃的版圖逐漸往城南擴張,廈門街牯嶺街一帶興建了許多官舍,這些多為木結構建築,儘管因應台北盆地夏日的高溫高溼度而改善了建築工法,仍不敵歲月的摧殘。
牯嶺街60巷、81巷,城南綠帶從植物園蔓延至日式宿舍區,老屋有的改建、有的正在整修,已然看不見當年老教授、老學究的身影,只有高牆內色彩鮮豔的鐵門和花鳥庭院透露著當年的生活氣息。
20世紀初,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為了方便溝通往來,文人、編輯與出版社聚集在城南廈門街一帶,台北重要的文藝刊物《文學雜誌》、《現代文學》都在此誕生,爾雅、洪范出版社曾在此落腳。詩人余光中則住在廈門街113巷,他在《月光曲》一詩中形容:「廈門街的小巷纖細而長,用這樣乾淨的麥管吸月光,涼涼的月光,有點薄荷味的月光。」
【大稻埕】
大稻埕位於台北城西邊,在清末至日治時期,是台北最繁華的地方;緊鄰著淡水河的位置,讓它成為台北通商最重要的港口,當時外商五大行先後來此設立分公司。大稻埕可以說是台北「洋化」最早的地方,只要聽到誰哪個人出身大稻埕,第一個反應都是「這人身家底子一定不凡!」
大稻埕位於台北城西邊,在清末至日治時期,是台北最繁華的地方;緊鄰著淡水河的位置,讓它成為台北通商最重要的港口,當時外商五大行先後來此設立分公司。大稻埕可以說是台北「洋化」最早的地方,只要聽到誰哪個人出身大稻埕,第一個反應都是「這人身家底子一定不凡!」
大稻埕曾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永樂町,其中最有名的老街迪化街則被稱為永樂町通,地如其名,這裡曾有著繁華商鋪如布商、南北貨和藥店,還有各色娛樂場所如永樂座戲院、淡水戲館和江山樓。如今因為商業重心東移,逐漸沒落的大稻埕則散發懷舊而老派的緩慢風情。
不過因為近期老屋新生運動,讓原本頹敗的老舊建築又重新染上生命力,變成藝廊、咖啡館等新的休閒場所。新與舊的融合,要遇見真正的老台北,就來趟大稻埕穿街走巷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艋舺(萬華)】
艋舺曾是「台北第一街」的所在地,不過最後因為排洋、排外漸漸式微。但也或許是民風保守的關係,至今艋舺仍保有許多傳統佛具店、糕餅店、老旅社、青草巷等,是一個鮮活的庶民生活博物館。
艋舺曾是「台北第一街」的所在地,不過最後因為排洋、排外漸漸式微。但也或許是民風保守的關係,至今艋舺仍保有許多傳統佛具店、糕餅店、老旅社、青草巷等,是一個鮮活的庶民生活博物館。
晚上在夜市覓食誤入艋舺花街,那是華西街夜市巷子裡隱藏著的摸乳巷。海派小姐站在寬度僅夠一個人通過的入口接客,說著她昨晚遇到的客人弄得她多累、腰背痠痛,起伏的胸部讓人害羞。
【民生社區】
基於1960年代的規畫,這裡是台北最早的美式田字型社區,轉角就是公園,巷道超過六公尺,防火巷寬,鄰近松山機場有樓高限制,周圍種植了大樹,如今已茂密成林。
基於1960年代的規畫,這裡是台北最早的美式田字型社區,轉角就是公園,巷道超過六公尺,防火巷寬,鄰近松山機場有樓高限制,周圍種植了大樹,如今已茂密成林。
這裡幾乎看不到遊客,完全可以順著玉蘭花的香氣隨意漫走。幼稚園一條街滿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隨處可見的餐廳與咖啡館,街角的公園坐著四代同堂的一家人,也有午間坐著乘涼閱讀的白領女孩。
公寓樓下開滿各式小店,每一間都帶著主人沉沉的生活美學之夢。從門口的花牆、內裡的畫框,無一不見用心。所謂的小資,在這就能看到毫不做作的理想範本,來民生社區就是學習過生活,用心品味每一天。
最後再節錄林花仔為這份地圖作的引子:
「台北也許不如北京大氣、不如倫敦古典、不如香港熱鬧、不如紐約摩登,但卻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座城。城市不大不小,人與人以一種舒服的距離和關係存在……正是因了如此,台北算是全世界最適合散步的城市之一,而唯有一路穿街走巷,才能以最美的節奏,看盡一座城市真正的面貌。」
住在台北的酸酸們,相信這些地方你們一定去過,只是從沒走得這麼深、這麼細細去感受對吧?下次找個好天氣,跟時淒一起來趟腳的旅行,重新認識這既像都市,又很鄉村的台北吧!噢~當然是你們自己去自己的,我有台北吳小姐陪啦╮(╯▽╰)╭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103站大挑戰,直接繳白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