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百合
「喂!把衣服穿好,你的衣服穿反了!」當我們發現身邊有人穿反衣服時,會出於好意低聲提醒,不過在歐美卻有越來越多人不分男女、素人還是明星,選擇把衣服反穿,目的是為了讓標籤露出來。
為了紀念印度一起成衣工廠倒塌事件,英國非營利組織《Fashion Revolution》決定發起「是誰作了我的衣服(Who Made My Clothes?)」的活動,除了向這些工人致敬外,也希望喚起大眾思考--當我們沾沾自喜用非常便宜的價錢買到一件衣服時,是否有停下腳步來想:「為什麼這件衣服能這麼便宜?」
人力剝削成了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18世紀進入工業化社會後,衣服交由機氣大量生產,相較早期純手工的縫製,卻企業省下不少成本,這應該能稱作是第一次整體衣服價格下降;而現在的衣服能較當時更加便宜,很大的原因可能已經不是託工業化之福,而是剝削人力的結果。
以孟加拉成衣工廠的女工為例,她們每小時得縫完120件牛仔褲的口袋,每日工作 10-16小時,換取約4000元台幣的月薪,而她經由她們手所生產的衣服,在倫敦卻可以賣到250元,換算下來,企業在聘用女公上花費上花不到1%的成本。
關心你所穿的衣服
藉由「是誰作了我的衣服」活動讓標籤外露,除了能向那些為我們製作衣服的工人們致意外,也讓人們更注意標籤上的資訊,包括是哪個國家作的?原料是否使用天然素材?等資訊,如果你還有餘力,在Google輸入關鍵字,也能找到更深入的報導,我們應該要學著拒絕穿遭剝削的衣服。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當我們購買新衣服時、享受親民價格時,不妨多一分心思了解,從你我一個小動作開始,或許無形之中便就能幫助這些成衣工廠的員工獲得應有的待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