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總讓人聞之喪膽,但如果這種絕症會傳染的話,那可是嚇死不少人!之前胖丁就寫過一篇《癌症會傳染?人類會滅絕的》科普好文,令人驚嘆癌症的傳染行為十分恐怖,在澳洲有生物更是差點因此絕種。
這種澳洲特有生物「袋獾」(音歡),是一種有袋類哺乳類動物,又名塔斯馬尼亞惡魔,因為癌症的肆虐而面臨絕種問題。在過去20年間,至少有8成的袋獾數量因此減少。他們罹患一種會在他們之間傳染的「臉部癌症」,至今沒有任何的有效治療方法。
(圖/tasmaniandevilunzoo)
但是依最新的研究顯示,這種袋獾的生存現狀已有驚人發展。有許多袋獾已經發展出特定的基因組來抵抗這種「臉部癌症的傳染」,他們在遭受無情疾病的折磨20年後,終於自體進化出抵抗性。
「我們希望找到那些與癌症抗性有關的基因部分,事實上我們已經在兩種不同的樣本中,找到了七種的相關基因,這項成果可能對其他動物抗癌,甚至是人類抗癌的歷史上,有著重大的指示。」研究領導者安德魯(Andrew Stofer)對英國衛報這麼說。
(圖/Susan Flashman/Shutterstock.com)
沒有人知道這種「袋獾面部腫瘤病」(以下簡寫DFTD)是源自於那裡,但它可以被追溯至母袋獾身上出現的癌化單細胞,從1996年開始,這種癌化單細胞發展出來的恐怖疾病,讓袋獾至今只剩下20%的數量。這種DFTD最扯的地方就是在於它有著100%的致死率,只要一被感染便會開始腫脹,最後導致袋獾難以進食、甚至吃東西時窒息死亡。這聽起來很糟糕,但我們還沒有說為什麼這種DFTD會傳染。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對於這種塔斯馬尼亞惡魔來說,輕咬或是舔另一隻袋獾的臉頰,是袋獾以生俱來的溝通本能。他們戲鬧、玩耍、表達情感,甚至是參與地盤爭奪的威嚇溝通,以及繁殖的調情動作,通通都需要透過這個動作。但諷刺的是,感染DFTD的袋獾與另外一隻健康的同伴「溝通」時,這傳遞的語言只會導致死亡。
(圖/Bernhard Richter/Shutterstock.com)
華盛頓大學的團隊為此長期研究了共294組袋獾的基因組,對照DFTD侵襲袋獾的前、中、後期基因序列組合有什麼不同。最後他們發現有後期的袋獾有兩組特殊蛋白質,對疾病有特殊的反應,研究人員相信這就是「進化的證據」。這些「進化的」蛋白質有七組基因序列,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20年的袋獾受難過程中,從第四代袋獾到第六代袋獾的過程中,子代基因中,含有進化蛋白質的個體數目急遽上升。
「我們好幾次都看到這種蛋白質,直接趨使免疫細胞去對抗不正常增生細胞(癌細胞),甚至是病原體,所以我們認為它就是我們所說的那種「進化的」抗癌基因。」布林丹(Brendan Epstein)對BBC這麼說。
(圖/animals.sandiegozoo)
「這對面臨絕種的塔斯馬尼亞惡魔來說,絕對是好消息。現今DFTD會演變成"第二期癌症增生腫瘤"的機率,已經大幅下降,很難想像在短短20年內,就發生這種演化出抵抗癌症的基因,這機率有多小?這有多幸運阿!這讓我們幾乎相信,這種因致命疾病而絕跡的可愛小傢伙,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就不需承受如此的煎熬了。」
(圖/Global Wildlife Conservation/Flickr)
小惡魔,你努力受苦了20年,你終於能看到一線曙光了,可喜可賀。還同時燃起了治療人類癌症的希望,這個默默奮鬥的小傢伙,你不是惡魔,你其實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吧?
宅宅胖丁的粉絲團剛開張,急需酸酸們的支持(跪)
▼▼▼▼快來幫胖丁按個讚▼▼▼▼
(VIA:Science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