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小孩子都愛玩躲貓貓、捉迷藏,彷彿這種「把自己藏起來」的遊戲,就有一種魔力讓他們覺得很興奮。
但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和家長發現有一種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學齡前的孩子」特別不會玩這種遊戲。跟他講解完遊戲規則後,他都只會用手遮住自己臉或眼睛,然後身體整個露出,彷彿像喬巴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直以來,心理學界都想證明這種「喬巴現象」,是一種孩子「自我中心」心態的表現。傳統心理學認為,學齡前兒童無法分辨自己與他人視線的不同,他們無法跳脫出自己的主觀,錯認為別人看世界跟他看到的一樣。
近期心理學界都在試圖推翻「兒童自我主義」。為了驗證假設,學者找來了2~4歲的兒童進入南加州大學的意識發展中心。結果顯示,孩子不擅長躲迷藏的原因與傳說中的“自我中心假設”恰恰相反。
誰能看見誰?
每一個孩子都與一名用手摀住眼睛和耳朵的成人一同坐下,接著問孩子是否可以看到或聽到成年人。
令人意料的是,孩子居然說不行。當成年人捂住自己的嘴時出現了相同的結果:孩子們覺得成年人不能和他們說話。
實驗過程已排除了孩子被誤導、困惑或誤解問題的情況。
結果很明顯:他們認為當他人的眼睛、耳朵或者嘴巴被捂住是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的。
所以這要怎麼解釋呢?
孩子們似乎普遍認為,相互的交流是「兩個人的事」,有著像是「我看見你必須你看見我」這種邏輯。
心理學解釋,他們把「看見」當作一個雙向性的過程。除非兩者進行眼神接觸,否則他們無法看到對方的。這與傳統的「自我中心論」相反,孩子們這樣做只是在表達相互認可和尊重,有著感同身受的意味。
共同參與的期望
對他們來說,只有雙方都能接受訊息時,他們才會找到彼此間的關聯性,不僅是從你到我還是從我到你,這樣的交流才是平等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孩子的有著與群體互動的欲望,他們努力創造出讓基於他人理解的反應,還希望能夠得到適當的回應。
從這些方面看來,幼兒對於人際互動秉持著互相尊重,這是十分成熟的。成年人在遇到感知或者與他人互動的問題時,不妨學學這些兒童的精神。孩子可能比我們這些成年人還更知道,如何尊重別人。
看到這邊,胖丁覺得很驚訝阿,躲貓貓也有這麼大的學問阿~原來我們出身不久時,就懂得尊重別人了。越活越老,反而失去了純真了呢嗚嗚...
宅宅胖丁的粉絲團剛開張,急需酸酸們的支持(跪)
▼▼▼▼快來幫胖丁按個讚▼▼▼▼
(VIA:LIVE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