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時是個專情的人,但深知自己要玩也是可以,只是你選擇不那麼做。」
「你不容易輕易相信別人,除非是那種真正懂你的朋友。」
「你雖然看起來活潑開朗,但內心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你在生活中頗受朋友歡迎,但你知道那只是一部份的你,另一部份只有某些人才看得見。」
你覺得這些描述適合你嗎?以上這些語句,其實都是典型的「冷讀句」!
1948年,心理學教授佛瑞(Bertram Forer)曾對班上的學生做了一項實驗,他在上課時對同學說,學期末將會對每個人做一項人格分析,教授會把每位學生的人格特質、興趣嗜好、未來志向等條件列出來。學生只需要告訴教授,這份分析報告到底準不準就好。評分標準是,0分最低(超不準),5分最高(神準)。
就當學生滿懷期待地拿到報告時,每個人都認為「根本就是在講我嘛!」「也太準啦!」「教授怎麼會這麼懂我呢?」因此全班同學對這項分析的平均評分是4.3分。
之後教授向學生坦承:
「其實你們每個人拿到的人格分析都是一樣的!」
「那只是我從星座書上胡亂抄來的文字,嘿嘿嘿。」
學生驚呆了!
原來,心理學教授摘錄了星座書籍上,各種看似模稜兩可、曖昧不明的語句,不管是誰看了,都會覺得「是在講我ㄟ!」日後人們便將這種現象稱為「佛瑞效應」或「巴南效應」,也是冷讀術的由來。
所謂冷讀,就是利用語言上的漏洞,來讓聽者「不得不認同」你所說的話,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設定好條件,同時放入兩個對立的語句」,好比「專情」跟「玩」是個正反對立的概念,可是當你形容一個人「平時(條件)專情(正),但偶爾(條件)能發揮玩(反)的本領」,很少有人會反對。
又好比描述人的個性,不是內向就是外向,但如果你說,「你在A面前外向,在B面前又會展現出內向的一面。」好像每個人都會認同。簡單來說,冷讀句會同時描述兩種對立的特質,並加入特定的情境,不管怎麼聽都覺得準。
如果把這個模式跟星座命理結合,就會變成你常看到的心理分析:
XX座的人外表看似女強人(正),但其實也有小女人(反)的一面。XX座生性多疑(正),不容易信任他人,但有時碰上他喜歡的或在意的人,就會傻呼呼地屈就對方(反)。XX座平時熱情(正)如火,卻喜於將秘密藏在心中,只有極少數的朋友,能看到他憂鬱(反)的一面
各式各樣的冷讀句,搭配上星座、命理、血型的分析,可說無懈可擊,不管怎麼聽都覺得準,如今還被大量應用在把妹、社交、行銷等領域,因為冷讀術可以瞬間讓陌生人覺得「你懂我」,並建立起信賴關係。直到現在,這股風潮仍方興未艾,只不過多數人並不知道,背後原來藏著「冷讀句」的秘密。
PS:歡迎來漫遊者粉絲團玩~~
〔VIA: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