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式軟糖
1968年,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遭到暗殺,隔天,美國愛荷華州一位小學三年級女老師艾略特(Jane Elliott),在班上問學生對黑人的看法,「粗暴」、「失業」、「自傲」,這些孩子帶有歧視的答案,讓她擔心歷史可能重演,再多的馬丁路德也無法挽救社會。
(圖/截自ssnidero1)
在一個幾乎是白人的小鎮,艾略特為了讓孩子瞭解歧視的可怕,決定做一個實驗,並由當時在ABC新聞廣播公司工作的彼得斯(William Peters)紀錄實驗過程。首先,艾略特以眼睛顏色將班上學生分成兩派:藍眼睛(或淺色眼睛)與褐眼睛(或深色眼睛),並請藍色眼睛同學在褐色眼睛同學的脖子上,綁上一條咖啡色的領巾,立刻分出優劣等級。
接著,艾略特對班上小朋友說,藍眼同學比較聰明,可以享有特權,像是午休時間比較長、午餐可以多分一些食物、享有各類遊樂設施等等;而褐眼小朋友待遇比較差,在藍眼同學玩樂時,只能待在一邊,如果做錯事還會被處以雙倍懲罰。艾略特盡可能對兩組孩子做出差別待遇,比如上課時,藍眼學生時常被誇獎,但褐眼學生則不斷被挑出瑕疵予以批評。
(圖/截自ssnidero1)
艾略特發現,不過才一堂50分鐘的課,實驗已經開始發酵。藍眼孩子開始嘲笑、戲弄褐眼的孩子,而事實上,藍眼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明顯優於褐眼孩子,這讓兩組孩子像是得到驗證,藍眼更自信與霸道,而褐眼越加懦弱、沒自信,天真的孩子已經變成苛刻的種族主義者。
(圖/截自ssnidero1)
隔天,艾略特將實驗顛倒過來,告訴學生弄錯了,其實是褐色眼睛比較優秀。聽完之後,藍眼同學瞬間害怕起來;而褐眼馬上露出笑容。然而,褐眼同學即使自傲,但因為他們體驗過歧視的痛苦,產生了同理心,相較昨天的言語恐嚇,竟然少了許多,這個結果讓艾略特感到相當意外。
(圖/截自ssnidero1)
17年後,紀錄片導演邀請當年的學生回來受訪,這段實際成為被壓迫者與壓迫者的經驗,成為他們生命中無法忘記的體驗。他們表示,在日後接納各種族群、文化背景,或是不同意見的人,都學會以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待。
(圖/截自ssnidero1)
2006年,加拿大公視記者涂爾拜(Pasquale Turbide)也想仿效艾略特的實驗,與小學老師安妮(Annie )合作,製作紀錄片《歧視的一課》。他們將學生分成高、矮兩組,然後告訴他們,根據科學研究矮個子比較優秀,可以享有特權。第二天角色互換,告訴小朋友高個子才是聰明的,與艾略特實驗不同的是,安妮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高個子反過來扮演施壓的角色,甚至有報復的意味。
10年之後,製作單位安排當年師生重聚,拍攝紀錄片續集《歧視的一課:十年之後》。然而,其中一個孩子即使已經18歲,內心仍有被霸凌的陰影,老師安妮也坦承自己承受龐大的輿論壓力。
不論10年光陰之後,留下的是「歧視的反省」,還是「霸凌的傷痕」,對孩子來說,實驗那一天,都是不簡單的一天。即使這輩子只承受一天的歧視、只有一天痛苦的記憶,卻已成為永久的烙印。然而,這世上還有很多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與歧視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