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式軟糖
格陵蘭島這棟建築 Ny Anstalt,坐落於北極圈附近,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間度假小屋,然而它卻是不折不扣的監獄。
(圖/inhabitat)
早聽說過北歐國家對罪犯相當人道,卻沒想到「好」到這種地步。這間監獄即將在2019年啟用,天然美景,搭配粗獷的設計,屋內光線充沛、視野良好,罪犯白天可以離開監獄到市區工作、求學,購物,晚上再回到監獄,只要在晚上9點半到早上6點待在牢房就可以。不過當然,進到監獄前,必須經過搜身,且不定期接受酒測、尿液檢查等等。
(圖/inhabitat)
(圖/inhabitat)
為什麼要建造這樣一座監獄?
以往,格陵蘭罪犯會被押送到丹麥監獄關押,然而,這些罪犯多為原住民因紐特人,說的是格陵蘭語,而丹麥獄警說的是丹麥語,彼此無法溝通,且對前來探監的家屬也不方便。「讓罪犯流落到一個語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我覺得很苛刻」,格陵蘭監獄和緩刑監察官Naaja Nathanielsen表示,希望目前被關押在外地的30名囚犯,將有機會返回自己的家鄉。
(圖/inhabitat)
因此,2013年,一場激烈的建築設計競賽後,格陵蘭政府開始在首都努克(Nuuk)建造一座宛如村莊的監獄空間,擁有住宅區、工作場所、教育設施、體育館、圖書館、醫療中心和教堂。
建築內部一共有76間牢房,其中40間封閉式牢房提供給高危性罪犯,另外36間是自由度較大的開放性監舍。每間牢房約為12平方米(3.63坪),打開窗戶就能看到高聳的Sermitsiaq山脈,就像設計師Thomas Ruus Christensen所說:「你的身體無法逃離監獄,但這些美景,讓你的心靈可以越獄。」
(圖/inhabitat)
為什麼要把監獄蓋得像莊園一樣?
因為北歐人認為,如果監獄能夠模仿正常生活的條件,一定程度的「開放」,盡可能讓罪犯重新融入社會,那麼他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就會大幅縮小,因為除了重大刑犯,絕大多數的罪犯畢竟都要回歸社會。
數據似乎也支持北歐人的想法,2005年,美國監獄釋放出來的囚犯中,有76.6%再次被捕;在英國,則有44%罪犯在釋放後的一年內再度被定罪,然而,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再犯率低已經低於30%。
英國肯特大學犯罪學教授Yvonne Jewkes表示,因為監獄不會讓人悔改,醜陋、令人沮喪的環境,只會滋生憤怒和怨恨,並可能促進吸毒,精神疾病,自殘和自殺的行為。
(圖,挪威Halden人道監獄/moma)
然而,不是所有國家都適合北歐的「開放性監獄」,因為北歐人口少,相對的犯人也比較少,控管容易,比如在格陵島,這個只有近6萬餘人的小島,絕大多數居民都彼此認識,所有居民都已經能夠辨識誰為犯罪人。也因為人少,一旦一個家庭人口被送進監獄,可能造成其他的家庭成員無法生存,所以對北歐人來說,監獄最大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矯正,教化受刑人正常回歸社會。
(圖,挪威Halden人道監獄/moma)
不過,人道監獄最為人詬病的是經費昂貴,根據CNN報導,挪威的Halden監獄,每年要花費$150,000美元(約台幣436萬),若在罪犯多的地方,將花費得更多,而這些費用將由納稅人來負擔。
(圖,挪威Halden人道監獄/m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