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花時間打遊戲的人都有病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6月19號正式把「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之一,並預計在未來將其納入「ICD國際疾病分類」中,希望指引那些因電玩而「導致生活不正常」的人,用,重新讓他們脫離遊戲成癮,進而恢復生活能力與培養興趣。
在WHO的指引中寫出,只要人將遊戲優先考慮在生活之前,持續長達一年,甚至是對個人、家庭、教育、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那麼這就可以視為是「遊戲失調」,需要開始精神方面的治療。
新聞一出就引起兩極的討論,不少遊戲粉絲與玩家都紛紛稱奇,「原來玩遊戲是種不正常的興趣」「Faker一天打遊戲10幾個小時,大概是重度精障」「看來台灣有1/4的人都要看病」「連這個都要汙名化,全台灣還藏著幾百萬的鄭捷呢」不只遊戲產業,連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也對這項決定提出質疑,認為當前醫學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玩會造成精神障礙,這樣的作法很容易使年輕玩家有種被汙名化的感覺,反而會造成心理負擔。
在許多新聞報導與父母的經驗中,小孩子沉迷遊戲早不是甚麼新鮮事,而科學家與精神學會擔心的是,如果玩遊戲真正成為一種"病"時,父母會不會把小孩變壞、不耐煩、不聽話、甚至荒廢學業的原因,通通怪在遊戲身上了?
最傳統的觀念認為,玩遊戲本來就是要輕鬆的,而玩到入迷甚至情緒化,那麼就是有問題了。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沒有人希望孩子沉迷遊戲,有些人甚至會擔心,遊戲的虛擬世界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幻想?促使他們叛逆與有暴力傾向?
家長的錯誤心態
因此如何防止小朋友沉迷網路,成了一門家長都想知道的大學問,甚至出現了網防成癮專家,專門為這些不乖的小孩進行「勒戒」。但問題就來了,孩子會叛逆、變壞、情緒化,真的是因為過度沉迷遊戲的關係嗎?遊戲真的就像毒藥一樣,一旦沉迷就是病嗎?
遊戲成癮的本質 面對遊戲成癮對於青少年的危害,知乎上一名遊戲企劃作家「喬治王」(以下簡稱喬治)說出了他當父親的心聲,他提到所謂遊戲沉迷的問題,事實上是種教育問題,並指責大部分的父母,從來都不願意去了解與遊戲有關的知識,對於小孩的興趣他們一無所知,只把刺激的來源當作洪水猛獸,是許多家長的通病。
「我有親戚的兒子在住校期間常常爬牆溜去網咖玩,而你一進他房間,就能看到英雄聯盟角色"犽宿""劫"的海報,有次遇到他,我便跟他聊到"Faker會不會服兵役",但他母親聽到這個話題後,就瞬間就安靜了起來,只能默默地聽我們聊。」喬治如此說著。
為什麼孩子喜歡玩遊戲?
原因就在於,遊戲的設計一定都出自於人性,相比於現實,遊戲更懂得如何獎勵玩家,讓玩家身在其中,比現實更有成就感、滿足感。例如許多手遊都有的「簽到系統」,只要你每天上線,就一定能獲得獎勵,但如果他們乖乖去上學,對他們來說一點獎勵感都沒有,反之還可能有挫折感。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被教育做好一件事情是「盡本分」,那麼他自然就不會對這件事情感興趣,這就是為什麼喬治提到,小孩沉迷遊戲,其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場遊戲身。為一個遊戲設計者,我們在引導玩家上是專業的,因此我們比大部分的家長都還要有耐心,你要讓他們達成目標,只要完成就有獎勵」喬治如此說著。
喬治就提到他給兒子(以下俗稱小喬治)訂了一整套上小學的「新手任務」,在三年級英文課中只要及格,便獎勵他下了月零用錢變兩倍,最後他們班上只有六個人不及格,因此很容易就能達成,喬治也給了他兒子應有的獎勵;只要每天多背幾個單字,那麼背越多,小孩被允許玩遊戲的時間也越多, 小孩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常常在玩遊戲,但他沒有因此成績變差。相對於其他人,小喬治完成任何生活上與學業上的挑戰,比起其他人更有成就感,那麼他怎麼會荒廢學業呢?因此小喬治成績變好,只是個必然的結果。
玩遊戲與學業課業,從來都不是互斥的選項,只有了解遊戲,你才會知道為什麼他們喜歡遊戲,以及面對遊戲成癮的正確態度。
越低品質的遊戲,越容易讓人成癮
「有人問我,你這遊戲企劃知道遊戲的設計原理有多邪門,那怎麼還這麼傻,放任自己的兒子打遊戲?但我只是笑笑的回答他,當小孩子見識的越多,那麼他就會對低級的刺激不敏感,自然就不會沉迷了。」喬治如此說著。
與其他家長不同的是,喬治成天給孩子玩電玩,但他的孩子卻沒有因此對遊戲成癮,因為喬治知道,越是容易玩到的免費手遊,為了讓玩家願意儲值課金,所以設計上會越沉迷。
他舉的例子就是王者榮耀(台版叫傳說對決),當小孩們通通都在沉迷王者榮耀(傳說對決)的時候,他給小孩玩《薩爾達》《瑪利歐奧德賽》,在玩過這些較高品質的遊戲後,對於低質量的遊戲興趣就變低了,開始知道時間要花在更有意義的事物上。也許這麼做,小孩還是會因社交原因與同儕玩《王者榮耀》,但他不會像其他小孩一樣,執著要買帥氣的遊戲造型,甚至是花時間打遊戲的牌位。
人的增廣見聞通常來自於年齡的成長,但如果年輕時就已經見識過甚麼是更好的,那麼自然可以省下更多時間不走冤枉路,這與很多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站在更高的巨人肩膀上,所以眼界更開闊了。
沉迷與成就只有一線之隔
在心理學上有個知名的研究,如果小時候的玩具常被媽媽或爸爸扔掉,那麼長大後賺錢了,他可能會花更多時間與金錢把這些玩具給買回來。見到小孩沉迷,家長除了把手機、遊樂器丟垃圾桶怒斥一頓以外,更應該去了解為什麼「小孩喜歡玩?」
有些小孩並非是真的沉迷,有可能是出於出社交需求,需要與同儕有共同的話題。更何況這些遊戲時間,不一定都是白白浪費掉了,有些甚至能成為小孩的資產與職業的技能。
有些人因為玩電玩而成為收藏家、實況主,甚至因為了解相關話題,進而擴展人脈;在電競運動盛行的今日,有見到許多電玩好手都不分晝夜,為爭取個人與團隊的榮譽而努力著,在這些選手當中,不乏月薪千萬甚至地位直逼藝人等級的人。但無論成功與否,這些選手都始終要每天玩上10個小時,為了更精進他們的技能而努力,你能說這是沉迷嗎?這應該是種對於他們人生的成就過程。
家長應該要做的是,為這些小孩的喜好與決定做出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責備孩子玩電動,並把所有的錯都怪在電玩身上,甚至期待政府與醫療組織期待治好這種恐怖的疾病。
我們不知道為何WHO要將電玩沉迷正名成是一種病,可能是見識到了為了那千千萬萬誤入歧途的少年,好讓他們有資源即時導正,回復正常人生。但想想人生的路途,真的都是一帆風順嗎?就算沒電玩可玩,難道回歸現實,這些所謂家庭與教育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嗎? 凡人都有想逃避現實,找尋自己成就感的一面。
玩遊戲不是一種疾病,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逃避可恥但有用, 而這正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快幫胖丁按個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