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獸醫師,幫貓看病最大的問題,除了貓咪本身不會主述病況外,另外就是貓咪非常善於隱忍病情,每當飼主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往往貓咪的病情已經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此,若是聽到飼主問我「貓咪連續吐了好幾次,除此之外沒什麼異常,該帶來看醫生嗎?」、或是「貓咪拉了兩天的肚子,可是精神及食慾都還不錯,還要帶去檢查嗎?」,對於這類問題,我的答案一概是:請立即帶去看醫生!
由於天性使然,許多貓科動物都非常會隱忍病痛,避免因為身體不適而給其他動物有攻擊的機會。在家中生活的貓咪也是如此,雖然在家中沒有天敵會攻擊貓,但貓咪仍保留了這個天性,導致大多飼主都是在貓咪身體情況非常危急時才發現不對勁,而通常也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因此,每當遇到這類問題,我都會請飼主盡快將貓咪帶至動物醫院,畢竟,貓咪的異常行為往往跟疾病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例如:
1.習慣突然改變
這情況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例如原先活潑好動的貓咪突然變得不愛動,或是原先性情乖巧的貓咪變得具有強烈的攻擊傾向等。有不少飼主都會誤以為是貓咪年紀大了,體力變得比較差,或是貓咪今天心情差而不耐煩。
但事實上,貓咪在日常的互動中突然改變既有的習慣及互動方式,通常以身體不適的機率較高。
▲貓咪很善於隱忍病情,如果習慣或性情突然改變,很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示意圖/Pakutaso)
2.不願與人接觸
尤其是貓咪曾經喜歡被撫摸的部位,變得不願意被撫摸,或是被摸了就想要張嘴咬人、閃避,並不時發出低鳴、哀嚎聲。這個現象,就可能跟身體有某些部位正在疼痛有關。
3.用特定的姿勢睡覺、休憩
例如患有退化性關節疾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DJD)的貓咪會固定躺向某一側,避免壓迫到疼痛的部位,而這類軟骨、關節有問題的貓,在坐姿上也常與一般貓咪不同。
3.變得比平常更愛躲藏
如開頭所說,貓咪出於天性,會在身體不適時躲藏起來,避免遭受天敵攻擊,並且變得不愛與人或家中其他動物互動。
▲如果發現貓咪都不自我梳理,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疼痛。(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4.過度舔舐毛髮、皮膚
除了焦慮及恐懼會有如此動作,皮膚過敏、疼痛也會引發貓咪過度舔舐該部位,進而造成脫毛、紅腫等。此現象有時在患有膀胱炎(cystitis)的貓咪也可以看到,貓咪會把腹部毛髮舔禿的情形。
5.自我梳理毛髮的次數降低
此現象並非貓咪年老而疏於梳理,而是指貓咪因梳理過程會疼痛,導致貓咪不願意自我梳理,外觀顯得邋遢油膩、毛髮雜亂。
6.眼神恍惚
在我臨床經驗中,常可以發現當貓咪患有重疾或是臨終之前,眼神都會表現得非常恍惚、黯淡無光,看似遙望遠方,對眼前的事物不感興趣。
7.排泄習慣改變
撇除心理因素,生理的疼痛也會改變貓咪排泄的行為,例如關節疼痛會導致貓咪不願意抬腳跨進較高的貓砂盆,而寧願排泄在其他地點。即使您每天固定將貓砂盆清潔乾淨,貓咪可能也會亂排泄。如此,就應該多留心,並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