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為寶可夢大師!」不管是拿著Gameboy長大的老玩家,還是拿著手機喊著要出門「抓寶」的新玩家,寶可夢遊戲系列成功地在不同世代創造影響力,就公園裡的阿伯也深深癡迷。
為什麼寶可夢能在不同時代中引起回起廣大回響?這一直是電子遊戲史上最神秘的問題之一。
而近期史丹佛大學的腦科學研究似乎發現了一些驚人的線索,研究顯示童年玩過《寶可夢》的玩家,腦中多半會生成一個區域來識別這些有關「皮卡丘」「噴火龍」的圖像,而且在長期沒有接觸相關圖像時,仍會一直存在,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的子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r》上。
在過去的腦科學研究中,人類能透過何種方式識別不同文字、符號、臉孔,就由視覺刺激來觀察腦部變化,是科學家不斷在努力的知識。但這種研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所在,那就是研究人員很難找到一個,具有獨特意義、抽象的符號來令人腦產生激烈反應,光要找到可以觀察的「變因」就是非常耗時的任務。
但史丹佛的研究團隊就想到《寶可夢》遊戲,這款讓許多人有著童年美好回憶的電子遊戲,正好有著各種不同的「抽象符號」所在,上百種的寶可夢,不同的寶貝球圖案與招式名稱,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正是他們要尋找的研究標的。
在篩選了11名童年都玩過寶可夢的成年人後,這些自願測試者與另一批完全沒玩過的實驗組對照,分別給他們不同的寶可夢刺激,並用儀器監看他們大腦的活動情形。研究中驚人的發現,這些玩過寶可夢的組別,都不約而同地在大腦的某一區有著劇烈的反應。根據已知的人體與生物學,這個反應的區塊是大腦的「梭狀回」,專門負責處理文字、人像以及其他的抽象分類辨識,也是人類辨識辨識動物的主要區域。在給他們看過沒見過的寶可夢時,大腦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另外透過不同的視覺刺激發現,大腦用來處理不同符號的區域也不盡相同,這可能使得人們把不同的視覺訊號處理到不同的大腦區域,就是一個叫做偏心偏差(eccentricity bias)的理論。
「可能是因為在電子遊戲中,寶可夢的圖像都很小,而人們是使用視網膜中央區域進行觀察,因此人臉或者動物等等的佔用視網膜細胞的區域更大,很有可能就因為這樣,大腦將他們分類到不同的區域進行處理」研究人員如此說著。
如今這些發現,對於建構大腦的的識別機制有很大的幫助,研究人員在結論認為,人的大腦能透過一些機制,來使大腦發展出不同的專門識別區。
簡單來說,在寶可夢的例子裡,研究人員認為發現大部分的玩家看到皮卡丘後,可能就會激起腦中那塊「皮卡丘辨識區」的反應,所以看到熟悉的寶可夢與動物、人臉的反應會明顯不同。
事實上這也不是這個團隊第一次對寶可夢有興趣了,早在3年前《寶可夢GO》爆紅之際,他們就針對遊戲研究對人類壽命的影響,未來他們還預計,要探究人腦是否有一塊區域特化成專門聽寶可夢的叫聲。
但不管怎麼樣,史丹佛大學的研究都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寶可夢?那是因為在童年遊戲洗禮後,我們腦中早有一塊被寶可夢所佔據,這也許能解釋,為何初代151隻特別受玩家喜愛的原因,不只是皮卡丘,不論是妙蛙花、噴火龍還是水箭龜,早已在我們心中有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