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璀(「Momself」創始人兼CEO)
他拖延是因為他想最後一天完成
有一次,我上一個訪談節目,主播提出問題說自己的孩子哪兒都好,就是愛拖延,問我怎麼辦。我開玩笑說:「有拖延症的人,是因為他們太被寵愛了吧。」主播特別驚訝。我解釋完當中的道理後,她大笑起來還連說:「我從來沒這麼想過。」
要解釋這句話,必須從幾個故事說起。
我有個同事小六,總說自己有拖延症。不管我們怎麼催促,他每次都能拖到截止日的最後一天才匆匆忙忙地交差,我們每次都只能臨時放下手邊工作,先審核他的工作成果—但其實這樣的審核也沒什麼意義,因為不管好壞,根本來不及提出修改意見,當然也無法保證品質。他的主管特別鬱悶,很想說服他改掉這個毛病。
我問她,你覺得小六的問題可能出在哪裡?主管也沒什麼頭緒:「可能因為他沒有毅力、不懂自律?我是不是應該讓他去學學時間管理?但沒用啊,我把該說的話都對他說了,該教他的技巧也都教過了,他總是積極工作了一兩天,沒多久又開始拖拉了起來。」
遇到這樣的同事,的確很頭痛。更頭痛的是,為什麼用了那麼多方法都不行?我大膽地提了一個新的角度:因為,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問題的真正關鍵是:其實他就是為了在最後一天交出工作成果,才在前面那些工作天磨蹭的。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怪?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句話,都莫名其妙地瞪著我。但其實,這個聽上去有點荒唐的角度,是來自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目的論」。
一般來說,我們的想法是,一個人的行為決定了事情的結果。比如,都是因為他之前拖拖拉拉,才導致最後一天完成工作;但目的論告訴我們:我們對結果的預期,決定了我們的行為。什麼意思?仔細想想,我們規定他三十號交出工作成果,他可以拖到三十號才交,如果規定二十號再交,他也可以提前到二十號交出。
他看上去「靠不住」,其實心裡都是有數的,他知道只要在最後期限前交出就好,就算他遲交了幾天,那也是因為他心裡知道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他有「自己的」最後期限,所以在潛意識裡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排期。
所以他就是衝著「最後一天交」這個結果,才在之前幾天拖拖拉拉的。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更常見,我再來舉個例子。朋友安妮最不滿老公的一點就是「愛遲到」--「我老公真是太不OK啦,不管我們約好做什麼,陪我逛街啊、去朋友家吃飯啊、看電影啊,都要遲到個十多分鐘,說再多次也沒用。」我問她:「上次你們出國玩,他誤機了嗎?」安妮一愣:「那倒沒有,他很早就到機場了。」
你看,是不是很有意思。為什麼他坐飛機不會遲到,但和老婆約會就遲到呢?因為機場廣播會說:「我們將在十分鐘之後關閉登機閘口。」這意味著,飛機不會等他,而老婆會。
我們一直以為,很多人做事拖拉、經常遲到,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不夠用心。而在這一章我們講的是:因為他知道遲到有人等,最後期限還不到,他才會遲到、才會拖拉。
這麼一想,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就變了。這時如果我們想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不會直接說「你怎麼這麼不OK」「你怎麼不準時出現」「你怎麼可以這樣」……我們會先去想:他為什麼會這樣做?
他一定是想過他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然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想:那我們能不能改變他對結果的預期呢?只有他對結果的預期改變了,他的行為才會改變。
在這個思維轉變的過程中,我們便擁有了影響他人、說服他人的能力。
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一流的企業家,他們非常有說服力,幾乎每件事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我在他們身上發現,一個說了算的人,一個讓人信服的人,靠的不是大嗓門,不是盛氣凌人,而是非常準確地改變對方的心理預期,進而舉重若輕地改變對方行為的能力。
*本文摘錄自《世界很凶殘,不懂管理就很慘:12堂改變人生的管理課》
作者: 崔璀
本文由 方智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