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衛‧翁弗拉許(David Warmflash)
譯/林柏宏
在月球上構築基礎建設
不受地球電磁訊號干擾地在遠端月面進行天文研究,對月球礦藏進行加工處理,在月球建立基地,研究低重力環境對生理與繁殖的影響─ 這些計畫在一九六九年太空人首度登陸月球時,感覺不久後都會實現,但二十五年過去了,它們漸漸被淡忘,隨即就傳來克萊門汀號在月球表面發現冰的消息。
NASA、歐洲太空總署與民間企業正計畫利用新一代的超級火箭來發射太空船,執行載人飛掠月球、環繞月球的任務,也是為了在月軌內空間(cis-lunar space)建造可持續進駐的小型太空站。月軌內空間是接近月球之處,對於安排登月或深入太空的行程很有幫助。
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MOS, Russian Federal SpaceAgency)也同時宣布,不直接參與月軌內太空站計畫,可能會將自己的太空站放置在月球軌道中。從二○二○年代開始,太空人將搭乘NASA新的獵戶座號太空船,由歐洲太空總署打造的勤務艙提供動力,靠NASA 的太空發射系統來發射推進。
私人企業SpaceX與藍色起源(Blue Origin)也在研發自己的超級火箭,其中最大的是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BFR, Big FalconRocket),它的發射推力甚至會超過最先進的NASA 太空發射系統,只是還要好幾年才能完成。
這並不算是新的「太空競賽」,情況就像阿波羅計畫期間,政府與企業相互依賴,不太一樣的是NASA 與歐洲太空總署會進行科學研究,SpaceX 則打算將遊客送進太空飛掠月球,只不過NASA會是它所仰賴的大客戶。
▲在月球上構築基礎建設。(圖/時報出版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此時,畢格羅航太公司(Bigelow Aerospace)正在研發充氣式月球軌道維生艙以支援NASA 的任務,同時滿足觀光需求。還有一家公司MoonEx 正在研發輕量化月球登陸機器供科學研究使用。
至於人們登陸月球的時間表則沒那麼確定,但預計到二○三○年代會誕生大型登陸器,歐洲太空總署計畫預定於那時興建「月球村」(MoonVillage),月球村發展到二○四○年將有一百位科學家居住,並依靠循環再生的維生系統,還需要有高壓防塵的太空裝,並附有一種現在還沒發明出來的手套。也許大概在阿波羅十一號登月七十五週年時,月球村就能完成月球移民的基礎建設。
作者:大衛‧翁弗拉許
譯者:林柏宏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