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常主食,沒吃到米飯就渾身不對勁的台灣人不在少數,但許多人誤以為「水稻」這種農作物是必然要種在水田裡頭的水生植物,泡在水中才會生長,真相其實完全相反。
我們常吃的水稻學名叫作Oryza Sativa,拉丁字義是「可栽培的稻屬植物」,最早可能在8500-9000年前被亞洲人馴化成為食用作物。馴化就是成功將野生植物改良成適合人類耕作的作物,在水稻上最明顯的表現,是果實(米粒)成熟後不會自然掉落,而是留在稻穗上方便人類收割。
水稻為何不必在水中生長?台灣也有參與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的標準答案是:「水稻是唯一可以在水中生存的穀物,用大量水導進田地是為了防止雜草生長。」
一語驚人,在水田裡種稻,原來是為了防止長雜草啊!一但稻田內長出了大量雜草搶營養,稻米產量肯定是驚人下滑。把田地放滿水的灌溉方式又稱為漫灌法,並不是讓水稻持續泡在水中,而是階段性放水→排乾→讓水稻乾燥→再度放水,畢竟水稻也不是能多天泡在水中的植物。
至於水稻能活在水中的秘密,就在於泡水之後根莖,會長出通氣組織。常在水生生物見到的氣孔組織,能讓水稻的根和葉交換氣體「呼吸」,生物學家們,就把水稻歸為「半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