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台灣在經濟起飛年代,為因應人口都市化而大量興建4、5層樓的無電梯集合住宅,俗稱「步登公寓」。這些公寓居民,從年輕時就在此辛苦打拼一輩子,在熟悉的家中生活了30~40年,對周遭環境和街坊鄰居瞭如指掌。如今,房子老了、人年紀大了,因體力變差或行動不便,上下樓、外出購物成為高風險活動,導致許多人足不出戶。上了年紀的人一但感到孤獨、加速了老化過程,家變成囚籠,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也增加了社會的負擔。

留在熟悉的地方安度晚年 「家」即最佳養老院

「我們家也想過要把爸爸送到養老院,但他就是不願意離開這個住了一輩子的家。」李小姐是一名在竹科的工程師,她的父親已經80多歲了,還患有帕金森氏症。現在,只有她年邁的父親一個人住在這棟充滿回憶的台北老家。

李小姐與妹妹,曾經討論過要如何照顧年邁的父親,「把爸爸送到專業的照護機構,看起來對我們來說比較方便,但是有些親戚覺得這樣好像有點不太孝順。」她嘆了口氣說道。

信義富台社區管委會主委陳連壽,也描述了一個令人心酸的場景:「時不時就能看到已經搬進安養院的老鄰居,獨自搭著公車、從將近1小時車程外的地方,回到社區,彷彿在尋找過去的生活痕跡。」這些老人家雖然身體離開了,但心卻始終留在這裡。

▲子女因工作離家、老人不願離開熟悉的環境、家人對於是否將老人送入安養機構的矛盾心理。 (圖/記者潘姿吟攝)

這些情況並非個案,正反映了台灣眾多家庭所面臨的現實,也是未來年輕一代即將面臨的挑戰。少子化、人口高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兩難的處境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這不僅涉及照護品質,更關乎『人的深層心理需求』。」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安養機構的集中管理模式有其優點,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當我老了,我真的願意住進安養機構嗎?被侷限在一個地方,會不會有一種在苟延殘喘的感覺?」

亞洲大學長期照護學系講座教授吳肖琪則強調,高齡者「能否適度自理日常生活」是關鍵。她指出,長者走出家門完成基本日常活動涉及3個層面:「首要是排除物理障礙,打造無障礙環境;其次是顧及個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況;最後則是整體社會環境的友善程度。」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她強調,必須從根源審視問題,無論是追求「健康老化」(Healthy ageing)、「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還是「有為老化」(Productive ageing),最大的挑戰在於促進長者「參與」社會,而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協助他們順利踏出家門。

▲不少老人將出門視為畏途,導致許多老人足不出戶,家變成囚籠,毫無生活品質。(圖/記者林挺弘攝)

「在地安老」重塑晚年生活 安心變老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正在倒數。先進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普遍以「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為核心理念,強調讓年長者在熟悉的社區和家庭環境中安度晚年,同時獲得適切的支援與照護。張淑卿進一步闡釋「在地安老」的本質,強調這應該「每個人幸福和平安的象徵。」她說明,每個人的生活軌跡都是獨特的,例如:有人習慣每週到固定的教堂做禮拜,或定期拜訪世代相傳的廟宇。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實際上蘊含著人際網絡的深厚情感與依戀。

即使新環境提供類似的活動空間,卻難以複製這些長年累月建立的社交關係和情感鏈結。因此,若要離開熟悉的環境,老年人往往需要重塑整個生活方式,這個過程需要巨大的適應和調整。這就是為什麼「在地安老」,會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模式。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細節,如:在熟悉的社區中,知道哪裡可以買到最新鮮的雞蛋?哪家店的醬油最對胃口?實際上構成了高齡者生活的每一個重要部分,張淑卿舉例說:「COVID-19疫情期間,可以看到許多長輩仍堅持去傳統市場採買,這正是他們生活方式的體現。」

▲理想的老人照護,是以社區為基礎、使用者為中心的照護模式。重點在於老年人可以在最熟悉的區域與環境。(圖/記者林挺弘攝)

這種對熟悉環境的依戀和日常習慣的堅持,正是「在地安老」理念的核心。理想的老人照護模式,應該以社區為基礎,以使用者為中心。「在地安老」能讓高齡者在最熟悉的環境中,保持原有的社交圈,維繫社會連結,確保生活的連續性、自主性、尊嚴、隱私和穩定性。這不僅有助於他們從容面對老年階段,甚至是生命的終點。

張淑卿再提出一個社會學角度的觀點:一個融合各個年齡層、各行各業的社區模式。「想像一下,一個社區裡有年輕人、兒童、老年人和各行各業的人共同生活,這樣的社會更為美好,體現了真正的包容性。」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我們的社會在住房規劃和教育方面,長期以來更關注如何讓人購買更便宜的房子,卻忽視應教育大眾,如何選擇適合不同生命階段的居所。事實上,我們的居住需求會隨著人生階段而改變。年輕時,可能更看重工作便利性和子女教育;年老時,則更關注醫療照護的可及性。可惜的是,大多數人缺乏這種長遠的生活規劃意識。

▲雙北市現存超過30年屋齡的老屋數量驚人,超過148.5萬棟,隨著時間推移、老屋愈積愈多。(圖/記者林挺弘攝)

高齡社會中的安老困境 老屋超過148.5萬棟

安全的居住環境是良好自我照顧的基礎。根據內政部2023年的統計,台灣人均壽命已達80.23歲(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遠超全球平均7歲以上。國發會預估,到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470萬,占總人口20%,意味著每5人中就有1位長者。更值得注意的是,2034年,全國過半人口都將超過50歲。然而,台灣同時面臨嚴峻的老屋問題。依據行政院《危老條例》,屋齡30年以上即被視為老舊房屋。內政部2023年Q2的統計顯示,全台住宅平均屋齡已達33年。

六都中,台北市情況最為嚴重:平均屋齡高達37.75年,為全國之最,老屋比例更是驚人,72.32%的房屋已進入老齡階段,為都市更新帶來巨大挑戰。情況不容樂觀的還有新北市,雖然平均屋齡略低於台北市,但老屋數量卻是全台之冠,30年以上的老屋接近83萬棟,平均屋齡也已超過30年。相比之下,台北市的老屋數量略少,約65.5萬棟,仍位居全台第2。

雙北市現存超過30年屋齡的老屋數量驚人,總計超過148.5萬棟,隨著時間推移、老屋愈積愈多。若按現行改建速度,台北市需要380年,新北市則需1,133年才能完成。如何加速都市更新,成為雙北市政府的當務之急。

台北市政府都更處主秘謝明同指出,都更過程複雜、居民意見分歧、爭議難處理,導致進程緩慢。在老屋數量龐大,又面臨「高齡比例高、老化速度快」的「人老屋老」雙重困境下,對於那些行動不便卻住在無電梯公寓的長者來說,出個門採買日用品都是非常艱難的任務。

無電梯公寓成牢籠 長者困守10年不出戶

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的林妏燕科長提到,老公寓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是缺乏電梯,對行動不便的中老年人來說,身體不好、膝蓋不好,上下樓梯這樣簡單的日常,簡直充滿了挑戰和安全隱患

「如果有電梯搭,就好了!」70歲的富台社區住戶陳淑嬌道出了許多長者的心聲。她說:「很多老人家害怕出門,有些人甚至10幾年都沒出過門。」這句話背後,是無數老人被困在家中的無奈現實。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家,與其說是避風港,不如說是一座囚籠,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本應是安享晚年的溫馨港灣,卻不幸淪為禁錮身心的牢籠,「我們經常說,最遙遠的距離叫做垂直距離,而不是平行距離。對今天的高齡者來說,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樓層之間的距離。試想一下,明明看到樓下有人在賣菜,卻無法走下去買,這難道不是一種遙不可及嗎?老人家能依靠誰?天天靠兒孫背下樓嗎?」

▲各界應正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共同努力創造一個無障礙、安全且有尊嚴的生活環境。(圖/記者林挺弘攝)

台灣亟需解決的安居難題:垂直移動

雙北都會區的老舊公寓見證了城市數十年的變遷。然而,對年邁居民來說,每一層樓梯都如同一座難以攀越的高山。曾經溫馨的家,如今卻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阻礙。隨著年歲增長,「垂直移動」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讓這些長者能夠安心地繼續住在熟悉的環境,而不被困在高樓之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雙北市政府推出多項補助方案。其中,「加裝電梯」的部分,台北市最高可補助300萬元,新北市則提供高達340萬元的補助。我們走訪了台北市士林區的天母地區和信義區富台國宅兩處成功案例,這些社區不僅通過了基地條件評估,還獲得了1樓住戶的支持。

在天母地區的小雅公寓社區,居民們迎來期盼已久的電梯,「完工已經1年多了。」談起新電梯,70多歲的江阿姨笑得樂開懷,「再也不用擔心爬樓梯了,一天出門100次都行!」這已不僅是一個機械裝置,更像是為這些長者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

▲加裝電梯施工前後。天母西路小雅公寓社區,整棟樓都是超過65歲以上的長輩,對於加設電梯有迫切需求。(圖/受訪者張小姐提供/記者林挺弘攝)

鄰近捷運永春站的富台國宅,安裝電梯的過程稍顯曲折。社區管委會主委陳連壽解釋道:「我們這裡有13梯、139戶,因為土地所有權的關係,必須取得過半數的同意。我們從109年開始與住戶溝通,110年底才進入簽署同意書的階段。」

在陳連壽和鄰居陳淑嬌的積極奔走下,目前,富台國宅已安裝4座電梯,另有7座正在施工中。然而,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我們需要逐一解決既有建築物外牆的管線、鐵窗、空調主機、漏水及違建等問題。」他們表示,雖然部分巷道較為狹窄,增加了施工的難度,稍微延長了工期,但當電梯竣工時,一切的辛苦與不便都變得值得。現在,電梯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每棟電梯的月均電費約為500~600元,每一戶平均分攤,最多不到80元。

不過,並非人人都這麼幸運。天母西路小雅公寓社區張小姐指著附近一棟公寓說:「住戶們渴望安裝電梯,但因為部分是出租戶,在房屋所有權人(房東)沒有需求的情況下,滿懷改善生活品質的住戶,最後只好作罷。」

通常,住戶意見的分歧是最主要的絆腳石,當談到費用分攤時,爭議往往一觸即發。低樓層的居民,因為使用電梯的機會較少,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費用,還有些人甚至因為需要拆除原有的違建才能安裝電梯,而堅決反對。至於大型社區,情況就加複雜了,即便只有一棟樓的居民想裝電梯,也可能需要說服整個社區上百戶家庭同意,最後只好作罷。

種種錯綜複雜的因素,導致儘管政府推出了誘人的補助,老公寓加裝電梯的進度仍然緩慢。台北市僅完成了44例,新北市則只有14案順利完工。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諸多難以克服的障礙。

相關深度報導

2025超高齡社會來臨 台灣準備好了嗎?

老人在家住院「醫師到宅」 居家醫療措施與現況落差

踏入獨居長輩的家,台灣孤獨死的真相與社會疏離的現實

超高齡社會來臨 台灣企業準備好了嗎?中高齡就業的現實與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