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獨居長輩的家,台灣孤獨死的真相與社會疏離的現實

台灣人口老化的趨勢如同一列單向列車,速度極快且幾乎不可逆!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伴隨著離婚、喪偶、少子化、家庭關係疏離、人際關係斷裂等社會現象,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越來越多的長者面臨獨居的處境。「孤獨死」這個令人心痛的詞彙,正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正視的嚴肅問題。

統計數字勾勒更具體的輪廓。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4年8月,65歲以上是近442萬人,與十年前相比,增幅突破60%。更令人警醒的是,2022年全台灣「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也就是全戶都是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已經達到69萬5300戶,這個數字幾乎是10年前的2倍。其中,獨居的老人更是高達52萬8717戶。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社會議題,《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團隊展開了一系列實地調查,深入探訪獨居長者,並與第一線社工、里長、志工及關注老人議題的學者進行訪談,深入剖析老人孤寂感及孤獨死對台灣社會造成的衝擊。

鄰居孤獨死的陰影:77歲阿嬤的憂慮

▲含笑阿嬤是老人福利關懷協會長期扶助的長輩。(圖/記者林挺弘攝)

夕陽西下,汐止區一棟老舊公寓的四樓,77歲的含笑阿嬤獨自坐在客廳裡,木然地望著電視機。牆上的時鐘滴答作響,彷彿在提醒著時間的流逝。這是她每天的日常,自從丈夫和大兒子相繼離世後,寂寞就成了她最忠實的伴侶。

 

含笑阿嬤平常除了靠老人年金及打工微薄薪資,還仰賴老協每月定期送去的物資包生活。隨著社工腳步、走進屋齡超過40年的老舊公寓,每一級台階高且階面短,踩上去時有1/3的腳掌懸空,給人一種不安全感。樓梯間唯一的光源是一盞微弱的燈,為這段陡峭的旅程,增添了幾分艱辛。

77歲含笑阿嬤的家在4樓,推開門,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悶熱的氣息。環顧四周,牆壁裸露著水泥的原色,上面佈滿了壁癌的痕跡。房間裡堆積著各種雜物,唯一顯得格格不入的是掛在神明桌對面牆上的一台嶄新冷氣。

「要不要幫你們開冷氣?」含笑阿嬤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熱情地問道。社工急忙說不用,並小聲告訴我們:「阿嬤很省!」原來,含笑阿嬤獨居、兒孫偶爾探視,生活所得主要依靠老人年金和在便當店打工的微薄薪資。為了節省開支,她平時只開電扇,幾乎不開冷氣。

▲嶄新的冷氣懸掛在斑駁的牆上,顯得有些突兀。(圖/記者林緯平攝)

▲雜物堆中一小平台,就是含笑嬤每晚的休息之處。(圖/記者林緯平攝)

含笑阿嬤的生活並不寬裕,但更令她感到孤單的是人際關係的缺失。自從丈夫和長期臥床的大兒子相繼離世後,她的生活圈急劇縮小。雖然還有兒子和孫女偶爾來探望,但大部分時間,她都是獨自一人。為了打發時間,她會主動走出家門,到附近的公園運動或是找鄰居聊天。然而,更多的時候,她只能獨自在家看電視。

前段日子,對門鄰居倒在浴室,過世3天才被發現。這憾事深深地觸動了含笑阿嬤:「我也是會怕有那一天,跟對面一樣,死後2、3天才被發現。」她回憶起冬至那天,自己還曾問鄰居要不要吃湯圓,對方說不用、兒子已經買了。沒想到,這竟成了她們之間的最後一次對話。

▲每當打開家門,含笑嬤就會想起對面鄰居「孤獨死」的陰影。(圖/記者林緯平攝)

社區里長的觀察:孤獨死案例激增

含笑阿嬤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台南市仁德區成功里,里長鄭晴而就親身經歷了這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去年底,在短短1個月內就處理了3起里民孤獨死的案例,他直言:「在當里長13年前來,從沒碰過這樣的事。」面對這個前所未有的經歷,鄭晴而分析,年輕人為了工作常常離鄉背井,而老年人中未婚或喪偶的比例也在上升,導致里內出現越來越多獨居老人。

更令人擔憂的是,現代社會中鄰里關係的疏離也加劇了這個狀況。鄭晴而無奈地說:「等到『發臭了』,才有鄰居來通報說隔壁有『死老鼠的味道』,請里長去要求一下衛生。」他回憶起一次處理孤獨死案例的經歷,至今仍心有餘悸,「那是一位未婚未育的老人,當時會同警察與鎖匠打開房門時,整個臭味都跑出來,10幾公尺都聞得到那股味道。」撲面而來的氣味讓在場所有人震驚。

社工的觀察:孤單不等於獨居

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的社工督導魏雅玲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孤單不等於獨居。她指出,「孤單老人」的數量其實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魏雅玲解釋道:「有些長輩即使跟兒女、家人住在一起,但是關係疏遠,可能一天也不會說上話,大家各過各的。」這種情況下,老人雖然不是獨居,但內心的孤單感可能更加強烈。她強調,雖然孤單和獨居不能完全劃等號,但兩者確實有著極為相似的背景和成因。

老老獨居 七旬伯感嘆:老了就是這樣

▲涂茂鄰與太太「兩老」獨居,平時靠著鄰居與社工的物資救濟。(圖/記者林挺弘攝)

在桃園市大園區青山里,70多歲的涂茂鄰和妻子的生活,呈現了另一種獨居老人的生活模式。涂伯伯常說:「人老了,就乖乖待在家,不要出去造成別人麻煩!」這句話背後,是他們面對現實的無奈。

 

這對老夫妻因為行動不便,生活範圍僅限於自家一樓。他們的日常飲食非常簡單,往往是用桌前的卡式爐煮煮社工帶來的物資。每到週四、週五,里內有供餐的活動,他們就靠對面鄰居劉興泉幫忙多帶2份便當,這成了他們兩天的主要食物來源。

涂茂鄰唯一的兒子在5年前因病去世,這讓原本就不寬裕的生活更加艱難。幸運的是,他們所在的青山里有一位熱心的里長李吳彩月,積極舉辦各種里民活動,每週固定兩天為65歲以上的長者開設課程,內容涵蓋運動、手工藝和團康活動等。

▲劉興泉(右)參加完里民活動後提著要送去給涂伯伯的便當,還順路送其他長者回家。(圖/記者林挺弘攝)

然而,即使有豐富的活動,涂伯伯卻始終沒有跨出家門的那一步。在這種情況下,老朋友劉興泉的存在顯得尤為重要。劉伯伯時常來探望塗伯伯夫婦,「就來看看他們在幹嘛!」他說。這種簡單的互動,成為了預防孤獨死的一道重要防線。

社會疏離感加劇:專家分析

亞洲大學護理學院長期照護學系講座教授吳肖琪,對這個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她指出,現代社會因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的改變,社會疏離感日趨嚴重。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經從職場退休。如果他們沒有刻意維持人際關係,或是提早為退休生活做好規劃,很容易陷入孤寂感的困境。

吳肖琪強調:「社會快速進步、方便,若無刻意經營,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很多人會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情緒、心理的問題,因此感到孤獨的人就會逐漸增加。」

社會少做了什麼 導致老人孤獨死頻傳?

面對這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也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只是,現有的措施似乎還不足以應對急速增長的需求。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近十年來全台的「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數量一直在4.5萬人左右浮動,最高的時候是2023年的5萬1695人。但這個數字甚至不到每年內政部統計的「一名老人人口宅數」的1/10。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與全體社會該如何應變是重要的課題。(圖/記者林挺弘攝)

在公部門社會課專職老人福利業務的李夏苹指出目前系統的兩個主要問題。首先,列冊的條件過於嚴格,導致許多實際上獨居的老人無法被納入關懷系統。其次,即使成功列冊,由於社工人力不足,也無法對這些老人進行充分的關懷。這就導致了一些悲劇的發生,如孤獨死多日後才被發現,不僅造成人命損失,還增加了社會的善後成本。

李夏苹補充,雖然政府有獨居老人關懷系統,但是一來列冊條件過於嚴苛,二來社工人力不足,使得許多獨居老人有獨居的事實,卻無法列冊。其次,即使成功列冊,在社工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也無法對這些老人進行充分的關懷。這就導致了一些悲劇的發生,如孤獨死多日後才被發現,不僅造成人命損失,還增加了善後處理的社會成本。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曾繁亞提出建議,現行的獨居老人服務主要集中在電話問安和簡單的關懷訪視上。如果能夠加強在地社區工作者的作用,並且善用當地的中高齡志工進行長期的生活陪伴,不僅可以減少長者的孤獨感,還能更早發現蛛絲馬跡,從而更有效地預防悲劇發生。

科技介入:預防孤獨死的新方法

▲除了透過人力關懷系統之外,如何透過科技輔助監測,會是預防孤獨死的重要工具之一。(圖/記者林挺弘攝)

雖然,世界各國對「孤獨死」都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但泛指獨自在家中因非外力介入而死亡多日的情況。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日本就有企業開發「安心熱水瓶」,讓外地的子女可以掌握父母使用熱水的狀況,倘若長輩在固定時間未使用,子女就會收到提醒,以及時關心父母的情況。

此外,日本的一些電力公司,也開始通過監測用戶的用電習慣來關注獨居老人的安全。曾經有一位長者因長期未繳電費,電力公司上門查看才發現其遺體。因此,部分電力公司則透過監測長輩用電習慣,一旦發現異常就會立即通知家屬。

在台灣,目前除了通過長照系統、社福單位和社區據點服務獨居老人外,政府還為符合條件的長輩提供緊急救援服務。以新北市為例,便是委託保全公司在獨居長者家中安裝設備,透過每日定期報安確認長者安全,同時,也還配有感知器偵測,若獨居長輩跌倒、長時間靜止不動,救援系統也會啟動。

對此,台灣電力公司則表示,他們正積極運用AMI智慧電表發展居家照護等服務。未來,預計規劃使用AI模型分析用戶的用電數據,以了解獨居長者的用電習慣和作息情況。如果發現異常,系統就會通過行動裝置向遠程的子女或照護人員發出警報。

活躍老化 翻轉觀念

吳肖琪教授指出,隨著少子化和人口老化成為當今社會的趨勢,老人獨居或老老照護已經成為無可避免的現實。「我們沒有足夠的年輕人來照顧老人!」她強調,必須改變思維,鼓勵老年人自主、積極地生活。

高雄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朱哲生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指出,長者應該及早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退休後,人們往往面臨角色轉變和人際關係的改變,這可能導致社交孤立和孤寂感。」朱醫師解釋,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老年心理疾病的潛在風險,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娟姐(左)提早規劃好退休生活,也投入志工服務關懷其他長輩。(圖/記者林挺弘攝)

目前,已經有愈來愈多「高齡志工」投入關懷、訪視獨老。73歲的娟姐就是一個典範,透過擔任志工,不僅充實了自己的生活,還鼓勵其他獨居老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

娟姐獨居10年,在退休前就規畫好退休生活,並利用學習新事物、擔任志工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娟姐說,在訪視獨老的經驗上,因為雙方年齡層相近,因此對長輩更有同理心,「這樣的互動過程不僅療癒對方,也療癒了自己」,甚至有獨居長輩看到娟姐活出精彩的第三人生,也有了加入志工的意願。現在的她,不僅學習新事物,還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用行動詮釋著「活躍老化」的真諦。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提出了更宏觀的思考,「高齡者不一定只能是受助者,可能也是可以幫助這個社會。」她指出,關鍵在於政府是否正視老年人口眾多的社會現實。此外,她更指出,國際社會正在推廣「無齡世代」的理念,重點不在於解決老齡化問題,而在於探索如何在高齡人口多、人口結構變化的背景下實現世代融合。

張淑卿認為,除了政策上的調整,有時僅僅一個「觀念的轉變」就能帶來巨大改變。她舉例說,目前各地正在建立社區關懷據點,目的在於讓長輩們在熟悉的生活圈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秩序。「如果某位老人突然改變了日常習慣,例如:不再每天買豆漿或不再參加社區活動,鄰居們就會察覺並及時關心。」她解釋道,「這種互助精神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吳肖琪強調,人的孤寂感或心理問題確實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但這並非不可逆轉。如何讓更多長輩願意再次融入社會、走進鄰里,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將是台灣社會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相關深度報導

2025超高齡社會來臨 台灣準備好了嗎?

老人在家住院「醫師到你家」 居家醫療措施與現實落差

在地安老「樓梯之困」 高齡化都市的隱形障礙

超高齡社會來臨 台灣企業準備好了嗎?中高齡就業的現實與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