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久盯電腦,下班後仍不願放下手機、平板,現代人為了護眼會購買保健食品-葉黃素,期待它能預防近視、飛蚊症甚至白內障?小心吃錯沒效浪費錢。微笑藥師廖偉呈分享其功效及8大QA,針對迷思一一破解,並說明其為慢效的營養素,短期內補充並不會馬上見效,需持續補充4~6個月,若抱持「玩玩心態」恐無法發揮保健效益。詳全文>>
「飛蚊症」是門診常見疾病,眼前會出現黑點、黑線或是網格狀物體隨著眼睛轉動而飄移,在強光下容易看到、有時又會不見。究竟偶爾出現一次的飛蚊症需不需要就醫?眼科醫師張淑雯建議,一旦「2症狀加劇」務必請醫師再評估一次,也提醒患有高度近視與糖尿病患者須特別留意,以免視網膜剝離釀失明下場。詳全文>>
高雄一名19歲女大生因眼前出現飛蚊,以為3C看太久導致飛蚊症。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而顱內壓升高影響到視力,她接受放射治療半年,仍不幸過世。詳全文>>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工作時用電腦、下班用手機,一整天眼睛離不開螢幕。而為了保護靈魂之窗,許多人會選擇最快速又方便取得的保健食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葉黃素」,但營養師指出,眼睛疲勞吃葉黃素「根本沒效」,按照不同症狀,有不一樣的營養素需補充,也提醒大家,最重要的還是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詳全文>>
乾眼症與淚液分泌量不足、分布不均、或過度蒸發有關。患者眼睛容易疲勞、模糊、乾澀、有異物感,或稍有刺激就不停流淚。有的人還會眼睛泛紅、畏風、畏光、乾痛。因為眼球角膜無法維持在濕潤的狀態,還可能引起發炎,嚴重者還會造成角膜破皮損傷,甚至永久不可回復。詳全文>>
一名謝姓復健科醫師日前打完2劑AZ疫苗後,5天內雙眼出現飛蚊症,嚴重影響日常作息,因此到院看診,隔1個禮拜回診後,發現飛蚊奇蹟式消失不見。眼科醫師洪啟庭表示,近期遇到近百例飛蚊症,都與新冠疫苗有關,且這狀況只見於「AZ疫苗」,不過注射5天後,有98%患者在14天後消失。詳全文>>
因遇疫情無法出國,在春節期間一名30歲張小姐不想到景點人擠人,因此待在家瘋狂追劇,甚至一天就能追完一部50多集的劇。近期她發現看東西經常閃著亮光,時不時還有黑影在眼前飄,感覺看東西清晰度不如以往,連假結束立即就醫,經過醫師詳細檢查,診斷為飛蚊症。詳全文>>
雖然眼睛有睫毛的保護,能將細小灰塵阻隔在外,但還是偶有擋不到的小細沙了跑進去,加上現代人上班多需要依賴.3C產品,在使用過度的情況下,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過敏、眼睛癢的問題。當很多人面臨這樣的情況時,會透過揉眼睛來緩解不適,但小心揉眼過度,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嚴重更可能導致失明!詳全文>>
因為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現代人使用手機不單是用來聯繫,更多時後是拿來看影片、玩遊戲,以及瀏覽各種社群網站,變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但長時間使用手機,不僅會導致用眼過度,使眼睛疲勞、乾澀,還可能因此提早退化,而罹患上「飛蚊症」,更嚴重還恐導致失眠。詳全文>>
一名50多歲女性,因為眼前飛蚊突然變多還伴隨閃電,被診斷為視網膜裂孔合併玻璃體出血,緊急做了雷射手術,事後回診時卻忍不住抱怨,表示自己眼前還是有飛蚊的出現。對此,眼科醫師表示,多數飛蚊症是眼睛退化,有時還會合併病理性,且雷射是針對視網膜裂孔做處理,而不是在打飛蚊。詳全文>>
屏東一名正妹喜歡在深夜追劇不開燈,近期出現「眼前黑影」求診醫師,最後診斷是「飛蚊症」,原本飛蚊症只能被動觀察,不過收治這名正妹的醫師洪啟庭,透過「木瓜、鳳梨以及無花果」3種酵素嘗試治療,3個月內緩解飛蚊症狀,目前這項治療新方法研究,也讓洪啟庭成了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詳全文>>
在3C盛行的年代,不少眼睛疾病都年輕化,但你知道眼睛也有更年期嗎?醫師指出,通常在55歲以後會面臨眼睛更年期,會因眼睛老化出現「乾眼症、飛蚊症、老花」等三大明顯徵兆,但近年因為低頭族盛行,眼睛更年期的患者也越來越年輕,進入提早老化。詳全文>>
眼前有黑點就是飛蚊症?一名62歲男性因右眼看出去有很多的一塊一塊黑點,懷疑自己得了飛蚊症就醫,但沒想到經過散瞳眼底檢查後發現,竟是「眼中風」造成的眼底出血。醫師指出,其實臨床上這種案例越來越多,因出血並不嚴重,是分布在不同象限的視網膜上面,造成一塊一塊的模樣,因此常被誤認為是飛蚊症,也被稱為「偽飛蚊症」。詳全文>>
「鐘醫師~報導說吃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這消息是真的嗎?」台灣鳳梨甜吻吻,鐘醫師也很愛呢!但在討論鳳梨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飛蚊症吧!所謂的飛蚊症,是指看到像飛蚊的影子,有些人則覺得像浮游生物,還有些人會說像看到飄動的蜘蛛絲或棉絮。有時候躺著看天花板或彎腰低頭時,飛蚊突然變得好明顯,有時候又突然不見了,這些都是典型飛蚊症的症狀。詳全文>>
吃鳳梨能減少飛蚊症研究在網路瘋傳,有民眾看了決定多吃鳳梨,沒想到胃炎發作,夜裡吐了好幾次。腸胃科醫師表示,多數身體症狀不是單一因素可以決定,鳳梨纖維與糖分含量較高,攝取過多可能會刺激腸胃,對糖尿病患者也有負面影響,呼籲民眾食物還是吃適量就好。 詳全文>>
國內一項歷時3年的最新研究發現,飛蚊症患者每天攝取100~300公克的鳳梨,在3個月後平均可減少70%的飛蚊症症狀,但卻遭到林慶順教授質疑,指出從未聽過《美國科學期刊》,不只論文內容拼錯字,論文作者甚至出現現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葉壽山,最後更打臉吃下肚的鳳梨酵素應被胃酸及消化酶所分解,「不可能會跑到眼睛去的」?針對種種疑惑,研究作者洪啟庭醫師也回應了。詳全文>>
吃鳳梨也能顧眼睛!國內一項歷時3年的最新研究發現,飛蚊症患者每天吃100~300公克的鳳梨,在3個月後有55%~70%的患者的飛蚊症出現程度不一的改善。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鳳梨中的酵素可分解微纖維增生的細胞外物質,及增加玻璃體中的抗氧化物,以減緩活化氧對人類水晶體的破壞。全球首次發現的研究結果已刊登在4月的《美國科學期刊》。詳全文>>
傳統針對視網膜疾病檢查,都是使用散瞳間接眼底鏡檢查,從點散瞳劑到醫師檢查,耗費時間之外,檢查後也因藥效未過,短時間無法看清。對此,三總全國首創引進「超廣角眼底攝影」檢查,不僅非侵入性,能看到廣達97%的視網膜,不易遺漏躲在視網膜周邊的病灶,且只要0.4秒就完成檢查。詳全文>>
視網膜剝離若未及時治療,嚴重恐致失明,令人擔憂的是,視網膜剝離發生時不痛不癢,病變前毫無症狀,很難及時發現。對此,眼科醫師指出,可透過最常見的前兆「飛蚊症」來警覺,當有突發性飛蚊症、飛蚊數量變多、看東西伴隨著閃光等情形,一定要馬上就醫。詳全文>>
「視網膜剝離」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很多人的觀念都是高度近視才會遇到,但其實並不然。眼科醫師指出,一般來說「中老年人、高度近視、外傷、有家族史」的人是高危險群,但臨床上也看過很多近視度數不深、年紀不大、也沒有甚麼外傷的人,同樣出現視網膜剝離,若未及時治療,嚴重都會導致失明。詳全文>>
年輕低頭族要注意了,原本50歲以上才可能罹患的白內障,最近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新竹地區一名18歲的高中生,平常每天滑手機超過4個小時,最近視力模糊就醫後發現,他竟罹患早發性的白內障。詳全文>>
覺得眼前老是「黑點飛舞」?代表飛蚊症已找上門了!醫師指出,飛蚊症病症可大可小,當下如果沒大礙,也僅代表「當時」沒關係,往後還是有可能合併產生病理性飛蚊,會造成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剝離,嚴重可能造成失明,需要緊急處理如視網膜雷射、手術。詳全文>>
50歲吳先生戴上眼鏡視力還不錯,有天他忽然發現眼前出現透明短黑線飄動,尤其看螢幕畫面一片白光時,更加明顯,且當房間已經暗燈後,眼尾還會看到有如閃電般的閃光,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視網膜有裂孔及局部視網膜剝離,所幸發現得早,視網膜剝離範圍並沒有影響到黃斑部,經妥善處理後視力完全恢復。詳全文>>
50歲的吳先生眼睛近視,戴上眼鏡後的視力還不錯。有天他忽然發現眼前出現透明短黑線飄動,尤其是盯著電腦發呆,看著螢幕畫面的白光時,更加明顯,而且當房間已經暗燈後,眼尾還會看到有如閃電般的閃光。經散瞳後做視網膜檢查,發現視網膜有了裂孔及局部視網膜剝離。詳全文>>
為什麼會有飛蚊症呢?醫師指出,主要是因為眼球內視網膜玻璃體變性,可能是因為老化、高度近視或由疾病引起,約有9成的飛蚊症是無礙的,只要經視網膜檢查結果無異常,就不需要任何治療,但其中約有5%的飛蚊症會造成造成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剝離,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詳全文>>
空汙害人不淺!不只會造成心肺疾病、增加癌症風險,左營海軍總醫院副院長洪啟庭也發現,眼科門診飛蚊症患者同時間內激增約3成,懷疑為PM2.5毒害,因此進行動動物研究發現,高PM2.5暴露下會使鼠眼玻璃體老化30年,而玻璃體液化正是飛蚊症主因,此次初步實驗結果為全球首次發現。詳全文>>
「飛蚊症」眼前黑點飄動總讓人相當困擾,中醫師周宗翰指出,高度近視、腦部受過強烈撞擊、退化、糖尿病、高血壓都可能引起飛蚊症,而飛蚊症目前無法根治,但只要黑影數量明顯變多、伴隨閃光或黑影面積變大,一定要盡快就醫,極有可能是視網膜剝離。詳全文>>
一名28歲陳小姐本身有高度近視,每天用電腦6小時以上,手機4小時,持續7~8年,最近看東西感覺半透明,有時模糊,有時似有條狀小蟲在眼前飄動,經診斷為過度用眼導致飛蚊症提早報到。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飛蚊症是指眼前有黑點飄動,這些黑點的形狀千奇百怪,有些如黑絲、魚鈎、圓圈或雲朵,全部都統稱「飛蚊症」。詳全文>>
因為3C資訊發達,人人人手一機,滑滑滑出眼睛問題,尤其是上班族整天使用電腦、面對螢幕,長期下來,一旦過度使用眼睛,眼睛周圍、負責供給眼睛營養及氧的毛細血管,恐面臨供血能力將下降的窘境,此時,也就是所謂的「眼睛疲勞」,此時,眼睛會腫脹、充血,視力也會變模糊,以下是三種常見的病例。詳全文>>
一名公務員近幾個月視力逐漸模糊,眼前出現像蜘蛛網的小黑點,看直線也會產生扭曲現象。經檢查發現是「玻璃體黃斑部拉扯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指出,玻璃體隨著年紀增長或高度近視患者,玻璃體會像土壤一樣逐漸出現液化、形成空腔。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