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3日通過台鐵公司化相關修法草案,草案規範台鐵公司由政府獨資經營,設立基金承接台鐵現行的短期債務1484億元,並規範不得因公司成立而裁員。如要從公司化做起,具體改革順序及作法,是應先將台鐵重新適當營運定位及調整適當營運規模與發車模式,並找出政策路線補貼後仍能獲利的營運方式。詳全文>>
聯合國為加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7年起,開始推動其會員國體系內之「全球道路安全週」活動,每兩年均會於特定一週內,選定特定主題作為當年度活動主軸,宣導推動交通安全。詳全文>>
中捷綠線正式收費營運後,首先面臨問題是虧損持續嚴重擴大,依據平均日運量5.15萬人次估算,首年營運初估虧損6.56億元,如每年都據此虧損,等到至少需12年後中捷藍線才能營運增加運量營收,估計至少要虧損近80億元,將會造成惡性循環難以永續營運。詳全文>>
今年十月一日開始的中秋節四天連假,民眾返家團聚與出遊的需求極高,政府如何面對問題未雨綢繆及早規劃對策,並運用智慧運輸的觀念與具體作法,讓民眾能當個聰明的用路人十分重要。詳全文>>
各軌道建設計畫有其明顯之競合關係,應從整體系統化之評估分析,以有效避免重複建設浪費公帑,政府應以資源共享的作法,善用並整合現有交通資源以減少重複性高的建設。詳全文>>
交通部從107年起積極推動區間測速科技執法,除可抑制瞬間超速行為外,也能擴大速度管理範圍,有效降低車速差異,並實質減少事故傷亡成效。但設備問題卻引起不小民怨,如因此產生執法公信力不足,對於未來交通管理效果會有極大影響。詳全文>>
歐美國家因缺乏自我防疫的觀念,即使搭乘大眾運輸或到商場等接觸範圍大之場所,疫情開始時戴口罩的人極少,疫情傳播得十分快速。眼看台灣清明連假即將到來,病毒擴大傳播的風險極高,政府仍有幾點事項有待加強。詳全文>>
受新冠肺炎影響,公路客運及公車業者的整體載客率至少減少2到3成,特定路線則至少減到4成,客運及公車駕駛也減少出勤與加班薪水大減,針對上述情況,作者提出應規劃出彈性營運模式及資源共享的方式渡過難關。詳全文>>
如要鼓勵民眾多加搭乘大眾運輸,希望能節能減碳減少空污並改善交通,就必須調查檢視實施公共運輸之免費及補貼之區域整體交通量是否因而減少及空污指數是否因而降低,而不是只有其運量因免費而以倍數增加。詳全文>>
時下銀髮族駕駛三輪或四輪電動代步車上路逐漸增多,目前仍無明確管理規則,電動代步車違規使用影響交通安全及效率的情形愈來愈多,甚至駛入一般道路未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與機車爭道之違規行為,因此未雨綢繆制定管理機制十分重要。詳全文>>
蘇花改全線相關工程及通車勘驗業已完成,蘇澳至東澳段已於2018年2月5日通車。如今南澳至和平段及和中至大清水段也已完工,已在今天下午四點通車。詳全文>>
台鐵此次改造的13輛觀光列車在12月13日正式亮相,加入許多設計元素,從車身外觀到內裝都有不少亮點,窗簾採圖形色塊設計,外界一致由負評轉為好評。詳全文>>
民眾檢舉交通違規量創近年新高,員警作業量大為增加,有民代及基層員警建議對檢舉案設限。如何考量其正反面影響,調整制定民眾檢舉交通違規的規則,筆者提出以下建議。詳全文>>
建議台鐵應從管理高層開始改變心態,以面對問題從經驗中學習之負責態度調整。從新進員工開始建立以安全第一之風險管理的觀念與做法並盡快落實在所有員工之相關教育訓練。詳全文>>
北市8月29日宣布111年將打造新北市為智慧交通城,建置內容包括智慧運輸中心、推動停車費、交通罰單的行動支付、自動駕駛巴士、智慧停車場、智慧公車站牌與通學巷2.0計畫等詳全文>>
要能有效改善淡水區內及聯外交通,目前正在環評審查中的興建淡北道路計畫,如要通過環評必須要規劃相關抑制私人運具過度使用的配套機制,並配合大眾運輸優先方案。詳全文>>
建議交通部應努力跟民眾宣導溝通,朝向先取消現有平假日國道每日20公里免費著手,然後開始運用正確之收費策略才能真正產生交通減量與分流的改善效果。詳全文>>
政府在基本生活的行的便利方面,應首先檢討兩年執行前瞻軌道基礎建設計畫的8800億計畫的問題,不要好高鶩遠先無須前瞻,而將其中經費調整方向致力於交通「基本功」。詳全文>>
張政源次長降級降薪接管台鐵,確實是看到行政院展現改革台鐵的決心,但相信曾是台鐵員工的張局長很清楚台鐵是結構性及系統性的內外在的問題,積習已久的台鐵文化要改革十分困難。詳全文>>
筆者提出4點台鐵應面對的關鍵:1.台鐵票價不合理問題2.資源不足及缺乏風險管理的觀念與做法3.缺乏確實執行SOP(標準作業程序)的企業文化缺乏4.大數據分析改善調整機制。若以問題導向研擬適當改善方案將經費用在刀口上,相信定能將這次危機變為轉機。 詳全文>>
台北市長柯文哲及新北市長朱立倫共同宣布,將於4月16日起推出1280元的公共運輸定期月票優惠。建議施行前先未雨綢繆將應實施的配套措施好好規劃,而不是在選舉前倉促實施,到時很可能問題叢生又達不到預期改善交通之目標,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詳全文>>
最近公車事故頻傳,導致民眾對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感到不安。尤其公車駕駛排班密度高,工作環境每況愈下,使得過勞駕駛風險增加。公車交通安全改善刻不容緩,民眾下一站的安全誰來保障?詳全文>>
國慶4天連假高公局首次試辦「離峰時段通行費打折」,但未能奏效仍舊造成國道及周邊道路塞車潮。事實上若能重新檢討連假「尖離峰時段」的定義,拉大通行費用的差距,交通才不易增量,分流效果才會明顯。詳全文>>
全台每年近千人事故死亡,其中大學生及研究生有200多人,等於每週就有4名大學生因車禍離開,其中8成5的肇因為機車事故。尤其暑假新手上路大增,如何不讓意外終結美好青春?詳全文>>
立院早通過修正案同意大型重型機車得依規定行駛高速公路,然多年過去,交通部卻一直拿不安全當做藉口延緩。國道是公共財,機車是台灣重要交通工具,政府不該迴避應盡快決定。詳全文>>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缺乏實質內容、忽略決策程序令人質疑,然政府對於反對聲浪並不在意,且對軌道建設表明不容挑戰的決心。改善大眾運輸雖刻不容緩,但必須對症下藥,尤其介面若未能適切整合,未來將成為台灣嚴重挑戰。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