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蒙特州議會再次以實際行動力挺台灣!佛蒙特州參議會於當地時間1日無異議通過友台決議,明確強調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來自1979年《台灣關係法》,而非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再度凸顯對台堅定支持。 詳全文>>
美國32歲發明家兼企業家拉奇(Palmer Luckey)被譽為現實版「鋼鐵人」,他最近在TED演講,以台海衝突為例,說明人工智慧(AI)大規模投入國防軍事領域,以重拾美軍威懾力的重要性。詳全文>>
美國陸軍情報分析員舒茲(Korbein Schultz)因為向中國出售敏感國防資訊,包括美軍對台防禦策略等機密文件,在23日被判處7年徒刑。詳全文>>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訪台,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不少學者將當時情勢形容為「第四次台海危機」。白宮前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范納(Jon Finer)近日首度回顧當時內幕,坦言那段期間氣氛緊張,但美國與台灣共同挺過難關,「台灣的應對相當負責任」。 詳全文>>
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退役四星上將哈里斯(Adm. Harry Harris)15日呼籲,美國應該放棄「戰略模糊」政策,明確表態是否在北京進犯之際,出兵防衛台灣。他還提到,如果中國入侵台灣,將在激烈戰鬥之中,折損數十萬官兵。詳全文>>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17日社論指出,儘管並非出於本意,但川普關稅可能產生的作用之一,卻是讓北京入侵台灣的可能性降低,因為該政策對中國的經濟打擊,可能削弱其工業體系,進一步降低軍事威脅台灣的能力。詳全文>>
《華盛頓郵報》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川普與習近平拒絕讓步,世上2大超級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脫鉤」局面。如果此情況成真,可能提高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而雙方持續發生爭端的議題,包括南海與台灣,恐怕也被捲入。詳全文>>
《華盛頓郵報》9日以「關稅讓台灣與美國關係不穩,可能為中國打開大門」為題報導,川普政府一系列政策與行動,讓台灣對自己的立場感到懷疑。儘管中國也遭到關稅戰重挫,但北京可能也嗅到地緣政治良機,對全世界、包括台灣,把自身塑造成「比美國更可靠」的貿易夥伴。詳全文>>
美國國防部機密文件疑似外流,內容顯示五角大廈把捍衛美國國土、阻止中國占領台灣,視為第一優先要務,並將要求盟友各自承擔國防責任。南韓分析人士擔心,首爾可能也將面臨來自華府的壓力,被要求在台海衝突發生的情況之下,出動駐韓美軍、對抗中國威脅。 詳全文>>
台灣軍費占GDP多少才合理,近日再度成為美國參議院議題之一。五角大廈顧問梅惠琳指出,台灣經濟可能無法維持GDP10%的防禦支出,但至少應與美國一樣占GDP3.4%。她也提到,台灣應發展能抵擋中國登陸30天的能力。 詳全文>>
美國《華盛頓郵報》獲得一份國防部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經調整美軍戰略,將防範中國奪取台灣、強化美國本土防衛列為核心任務,至於歐洲與其他地區的安全則將讓盟友負起更多責任。 詳全文>>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27日通過一項跨黨派法案,要求國務院每5年檢視並更新與台灣的交流規範,並向國會報告已經取消的自我限制,以恢復在台灣問題方面的強力戰略。詳全文>>
《華爾街日報》以「中國已經準備好封鎖台灣」為題報導,隨著解放軍日益壯大與現代化,美台專家透過一系列圍台軍演,一窺封鎖行動的可能步驟。但華府智庫專家也認為,在短期之內,比起封鎖或入侵,北京更可能採取的行動是「隔離」台灣。詳全文>>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在一份報告中,直指解放軍內部貪腐嚴重,儘管中共當局持續進行反貪行動,軍中「買官賣官」的文化依舊難以根除。報告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特別重視軍方紀律與忠誠,可能是因為擔心腐敗問題將妨礙他為台海可能爆發衝突所訂下的2027年軍力目標。 詳全文>>
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日強硬表態,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並宣布一系列對抗中國統戰與滲透的策略。儘管賴政府的這些舉措,可能會激怒北京,但專家分析,賴清德的言論也可能是在爭取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 詳全文>>
台灣國防部17日偵獲多批共機越過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與中共軍艦聯合執行戰備警巡。中國國台辦則證實解放軍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並聲稱此舉是「正當且必要」。對此,美國國防部回應,已關注台海周邊的軍事動態,並持續密切監測。 詳全文>>
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美國國務院18日以4項要點回應,指美國致力維持嚇阻侵略行動的能力,並抵抗任何可能危及台灣人民安全的脅迫行為;美國長期對台的立場不變,改變的是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詳全文>>
《紐約時報》17日報導,美俄總統將要討論,在結束烏克蘭戰爭的過程中,誰應該獲得什麼,正如二戰過後、劃分歐洲冷戰勢力版圖的1945年雅爾達會議(Yalta Conference)。此外,18日的談判結果,也對兩岸局勢有著預示作用。詳全文>>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近日發布報告,點名台灣是中國造船業的主要客戶之一,不僅助長中國海軍現代化,還可能對台灣自身安全構成威脅。詳全文>>
《國會山莊報》獨家報導,美國一群共和黨眾議員正在提出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在溝通與聯繫時,使用「台灣」(Taiwan)作為官方名稱,取代所有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並且要求美國政府機構在生效的14天內,更新其網站與規章。詳全文>>
美媒Axios於8日報導,美國歷任總統對台灣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川普2.0的台灣政策卻是「宛如謎團」。他瓦解了華府主導的國際秩序,不僅替全球局勢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甚至可能為北京犯台,創造新機會。詳全文>>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4日在聽證會中指出,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的威脅正在上升,美國若要防範,必須集中軍事資源來確保台灣的安全,他上任後將特別關注加速強化及改革美國軍售,擴大武器轉移及銷售,以強化台灣自衛能力。 詳全文>>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麥克林(Lisa McClain)提出法案,若中國選擇入侵台灣,將公開中共高層官員的資產,並禁止他們使用美國的銀行系統。詳全文>>
共軍無預警在高屏外海劃設操演區,台灣國防部派海、空及陸岸兵力監控警戒。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已留意到相關報導,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中國在台灣周圍持續採取的挑釁行動,正破壞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詳全文>>
烏克蘭正準備與美國簽署一項礦產協議,以國內的礦產資源換取美國的支持。外交專家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行為如同「黑幫老大索討保護費」,導致美國在國際間的信譽下降,美國的盟友可能會尋求新出路,也可能讓中國更大膽地試探美方對台灣或南海地區的防禦承諾。詳全文>>
兩名美國學者25日發表專文,建議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灣的軍事援助,與台灣的國防支出及改革掛鉤,讓台灣建立可行的自我防衛能力,避免美國直接捲入台海衝突將面臨的災難性後果。 詳全文>>
法國總統馬克宏20日晚間在網路直播談及俄烏戰爭,除證實即將出訪白宮會見川普外,也強調將告訴川普不要向蒲亭示弱。烏克蘭落入俄國手中,等於向北京釋放訊號,讓中國以為有權入侵台灣。 詳全文>>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一份爭議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擴大軍備、推動軍事現代化,最主要動機是為了保留對於權力的掌控,而非與海外敵人作戰,甚至對於解放軍的備戰能力,抱持懷疑態度。詳全文>>